空闲的时间里,大学生们并不会去跟食堂阿姨、超市店员等聊天,甚至对于同班同学都知之甚少,同窗四年都不一定叫得出每个同学的名字,和谁都会保持一定的距离,都沉浸在手机那一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世界里沉默不语。
但这要说是现代科技进步的问题吗?这显然主要是年轻人们心态变化、整个社会风气变化的问题。
大概是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早在中学生时代,这些年轻人的生活就被巨大的学业压力填满,紧张的课堂、繁重的作业,都在一点一点消耗年轻人的锐气。
学生们渐渐变得漠然,总是一种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姿态,像是“工厂里的标准化构件”。
到了大学,这样的消耗并不会减少,从一开学,二本学生们就被告知考研、找工作有多大的难度。
大学四年里,中文系的学生要上计算机、金融类、传媒类这些比较偏实践型的课,这是为了以后的就业服务。
上课的时间大大增多了,其他的时间里,学生们则还要疯狂考证,甚至修双学位,根本就没时间在图书馆静下心来读一本书。
大学四年的时光是可贵的,但如今的教育更偏重于让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的“性价比”更高,而并不考虑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
因此,黄灯老师常常惋惜于学生的大学时光不能沉淀到生命里,而是像泡沫一样浮于表面。
归结起来,二本学生折射出的漠然、迷茫、功利,是现如今大多数年轻人的底色,但是,这些数量庞大的二本学生,事实上“构成了中国社会的中坚”。
他们或许会进入各个事业单位,进入基层,引领着地方发展,在就业市场中沉浮的话,他们始终也会走进大大小小的岗位,社会的运行,终归也是由这些普通人组成的。
这些二本学生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意味着中国下一代的命运如何。
在多年的观察之后,黄灯教授认为,这些二本学生作为“一种沉默而坚定的存在”,是应当被关注的,这些二本学生上升通道逐渐逼仄的问题,也是指向整个社会的问题。
没有人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但社会背后的教育、阶级固化这些问题,总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
参考信源黄灯《二本院校学生的命运,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
黄灯《我的二本学生》
新周刊《沉默的二本学生,才是基数最大的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