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学科
美国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说,选择专业的决心,应该随着对自己的了解而变动。一个人要想更好地发展自己,必须充分而完整地认识自我。这样才能为自己准确定位,确立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而这个目标的起点,就是孩子的优势学科。
孙明生非常喜欢计算机,将来想从事计算机的研发工作。爸爸告诉他:“这个想法不错,那你就要努力学习数学啊!”孙明生对数学很感兴趣,而且数学成绩一直不错!
小学的时候,他就荣获过全国数学竞赛三等奖。升入初中后,也一直在学习数学竞赛书籍。只要有合适的比赛,他就参加。
当然,在发展数学兴趣的过程中,孙明生没有忽略课本学习。孙明生已经摸透数学是一门比较系统的学科,需要一环紧扣一环地把知识掌握牢固。所以,每学一节,他都一定要把有关定理和公式背诵得很熟,把推导过程搞得非常透。在做题的过程中,孙明生还积极总结出每个公式和定理的运用范围。
孙明生不满足于取得好成绩,还通过自学发展自己的自学能力,以掌握更前沿的数学信息和数学知识。
只有自主地学习才能唤醒自己成长的内在动机和潜能,从而走进精神充实,富有理智挑战的境界。我们让孩子发展优势学科的强劲势头,就是使得孩子实现个性化成长的重要方式。
1、个性化教育更易成才
学习就是自主自在的创造性活动,使得每个孩子的个性都得到张扬。如果孩子某门功课学得好,从认知角度看,表明孩子对某一学科具有强烈的学习动力,他的思维形成了某种定向,符合那一科系统的认知结构,在学习这一科时就能体验到愉悦的感觉。
偏科是热爱的标志,热爱是使孩子真正出类拔萃的真正动力,所以偏科不见得是坏事。
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的“童话大王”郑渊洁,他小学没有毕业,四则运算不会做,在父亲的支持下,坚持写自己喜欢的童话,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怕别人说闲话,最后终于成功了。
郑渊洁的成功在于父亲最大化的发展了他的长处,实现了教育的个性化。
2、不要取长补短
面对学习学科“一头沉”的孩子,有的父母态度粗暴,限制孩子在喜欢学科上花费更多时间,以争取更多的时间用在不擅长的学科上。其实,这种取长补短的学习方法并不值得提倡。
当孩子严重偏科以至于影响他的升学的时候,对孩子在学习时间的分配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但一定要以不扼*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为基准,以免使得孩子一无所长,沦为平庸。
3、利用假期更上一层楼
通读优势学科的课本,是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使得所学知识更为系统全面。考试并不是仅考某个章节的内容,而是考察综合知识的运用。想要有进一步的提高,须在“温故而知新”的基础之上,再去扩大知识面。
语文可以根据课本和老师的指导,多阅读一些适合年龄段的名著,多做阅读理解习题。数学应做一些与综合性比较强的模拟试题,提高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英语以“精读”和“泛读”交替的方法,扩大阅读量。多做阅读原版书籍,写写英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