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简
1.笔锋公众号shuzhai1833
一枝毛笔,用它什么地方写字呢?笔锋。笔锋就是毛笔用来写字的部位。
为什么说“一支毛笔两个锋”呢?我拿宝剑来做例子,一把宝剑,有两个地方可用,它有一个尖锋,可以刺,两边有刃,可以劈。刺和劈的功能不同,结果也不同。一刺一个洞,一劈断面两半。
那么换成毛笔呢?情况也差不多。毛笔也有两个功能。毛笔的笔头,有一个尖锋,尖锋当然可以用来书写,如果笔头弯曲,那就是用笔头的侧面来写字。我们称为侧锋。尖锋和侧锋,写出来的线条也不同。形成了书法的两大线条:尖锋线和侧锋线。
简言之 一枝毛笔可以用来书写的部位有两个。 一是笔头的尖端,二是笔头的侧面。 笔锋=尖锋 侧锋。
请大家注意,我今后说笔锋,是总称。笔锋包括尖锋和侧锋。
2.笔心为帅第二个问题,笔心为帅。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忘记前面几堂课的内容,你对笔墨了解的越深,你写起来就越得心应手。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我在第十三课墨法中讲过笔头外表的划分:毛笔笔头可以分为三等分:上面是笔根,中间是笔腰,下面是笔锋。笔锋=尖锋 侧锋。笔腰和笔根通常不用来写字。这个笔锋部分,不单有尖锋,而且还有侧锋。
我在第十四课中讲到,笔头是一个圆锥形,笔心就是它的中轴。笔管是一个圆柱形,圆柱形也有一根中轴。当笔头装入笔管,本质上就是两根中轴连在一起了。所以抓住笔管,也就是抓住了笔心。当笔管运动,其实就是运动笔心。
所以,智永的大弟子虞世南说:“管为将帅,处运用之道,执生*之权,……毫为士卒,随管任使。”虞世南的意思,就是抓住笔管就可以指挥笔毫。但说笔毫还比较笼统,清代刘熙载做了更深的论述。刘熙载写了一本《世概》,有很多精辟的见解。他说:“笔心,帅也;副毫,卒徒也。卒徒更番相代,帅则无代。”就是笔头分笔心和副毫,笔管指挥的是笔心,副毫只是小兵,可以轮换替代,而帅是不能替代的。
笔头外表,人人都可以看见。但你要提高书法水平,你还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那就是笔头的内部。
我在第八、第九两课,介绍过毛笔的结构。还记得吗?书法所用的毛笔,必须有一个笔心。笔心的外边是被,又称为副毫。所以书法用的毛笔,是心副式毛笔。
我要特别提醒各位。被毛的长度比笔心主毫长度是短一点的。也就是说,用来写字的尖锋,是笔心主毫的尖端,和被毛的关系不大。但我前面讲过,晋唐主要使用韦诞笔,宋代以后使用散卓笔。韦诞笔,笔头层次多,笔心小,所以笔心接近于中轴。散卓笔就不同了,它把所有内里的层次合拼成一个大笔心。这样一来,笔心和中轴就相差很大了。我们现在都使用散卓笔,这时候就要在心里记住,散卓笔它有一根中轴。
3.尖锋的状态第三,尖锋的状态,讲讲尖锋在各种运笔状况下,可能出现的形态变化。
3.1聚锋。
所谓聚锋,指笔心下端聚焦为一个尖,或者说,笔心保持圆锥形。要注意,我说的是笔心,不包括副毫。不管笔头里面有多少层,现在我只说笔心。尖锋是笔心的下端点,聚锋是笔心下端聚成尖。这是使用尖锋时最理想的状态。你看人们点墨之后,都会舔笔,就是希望聚锋。但如果你使用很尖的毛笔,尖锋线条就会很细。你换一支大一点、笔头钝一点的毛笔,像右面这一枝,尖锋线就会粗了。还记得吗?我在第九课介绍毛笔时讲过,笔头厚的毛笔比较好用。
古人想很多办法来保持聚锋,从日本正仓院所藏唐笔来年,笔心用麻纸裹得很有紧,可见当时写字,重视尖锋,用尖锋为主。但这样的笔,只能写小字,不能写大字。
王羲之是用尖锋的高手,它的尖锋划过纸面,非常爽利果断。这是《集王圣教序》中几个用尖锋写的字。是不是有入木三分的感觉?
这是王羲之墨迹摹本中用尖锋的例子。
3.2开锋
要想写粗一点的尖锋线,除了换一枝大笔外,另外可用的方法是开锋,就是把尖锋拉开一点。从几何学上说,这时笔心是一个倒置的圆台形。
虞世南《笔髓论》曾记录了王羲之一段话:“(王羲之)又云:‘每作一点画,皆悬管掉之,令其锋开,自然劲健矣’”掉的意思,《说文解字》说“摇也”,就是摇动笔管,把笔锋拉开。
3.3扁锋
扁锋是尖锋呈扁平状,笔根部分还是圆的,笔尖部分却是扁的。这种情况紧常见于副毫一起铺开。我放在后面讲解侧锋的时候介绍。
3.4破锋
破锋就是笔心分叉。原因有几种。一是小笔写大字,开锋的力量较猛,也可能是笔心中墨水不够所致。
这是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岁”字,可以看到,“山”字的中间一竖,出现了破锋。王羲之用硬毫笔,硬毫笔按重了容易开叉,但收笔之后,因为弹性好,又会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