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习惯|
日托每天两小时、上下午各一小时的户外锻炼是必不可少的,老师们会根据孩子动作发展水平设计多样的游戏,提供多样的器材,以综合发展孩子走、跑、跳、平衡、投掷等全方面的运动能力,锻炼孩子的坚持力,并保证孩子接受必需的阳光。
爸爸妈妈们,千万别小看这些本领,这些本领让孩子从成人的庇佑中走出,成为一个可以自理自立的人,这些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将会对孩子终身的生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宝贝入园以后,社交范围比原来大了很多,他们逐渐从依恋一两个固定的抚养人,转变成喜欢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在和小朋友的游戏过程中,年龄相近、志趣相投、地位平等的小伙伴们自然就会形成朋友圈。他们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会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相信从孩子身上您是能感受到一点一滴的变化的,是不是呢?
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学习知识与技能
幼儿园各个班级都设置了功能各异的区域,每天孩子们都会在这里度过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孩子们自由选择、自由结组、自由发展,可千万别把这样的活动当做教师“放羊”,认为孩子什么也没有学到。
精心创设区域环境
孩子的学习不像成人靠大脑思考学习,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操作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环境中学习,这些更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
在活动区,幼儿园会根据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进行环境的创设,如:
每个活动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每个区域的材料老师们都精心准备,把自己想教给孩子的内容附着在材料中,孩子在自由的游戏中不经意地就掌握了教师想教的内容!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探索和积累
教学活动在幼儿园的日程表中占的时间很少,一节课小班15分钟、大班最多也就半个小时,一天上下午,集体教学时间一共30~60分钟。
这段时间,老师会带着孩子们进行领域教学活动。
可能是艺术活动,比如唱歌、画画、剪纸;可能是语言活动,包括集体谈话、集体阅读等;
可能是科学探索活动,比如老师带着孩子们玩磁铁,并在玩的过程中发现磁铁有两级,以及磁铁能吸铁等秘密;
可能是健康活动,这时老师会带孩子们一起探讨一些有关保护身体方面的事情,如老师发现孩子们不喜欢漱口,就组织了《咕噜噜》活动,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咕噜噜后水里的残渣,真实地感受了漱口的重要性;
还有可能是帮助和探讨如何适应社会及与人交往的社会性课程。
这些课程貌似上课,其实多以游戏的方式开展,着眼点也都在于为学习作准备,与中小学的上课有着很大的不同。
现在爸爸妈妈们应该清楚孩子整天在幼儿园都学什么了吧。
他们学习生存及生活本领、学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游戏中孩子们自由学习交往、表演、搭建、认知、科学各方面的经验,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进行各方面问题的探索,为将来正式的学习概念积累经验、方法、形成对学习积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