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学生的目标怎么写,初一孩子的目标怎么写简短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5-02 04:54:47

为了帮助新初一学生做好学习规划,书写了这篇小文,希望能对新初一学生适应选课走班模式起到助推作用(甚至对初二、初三尚未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同学也起到同样的作用)!

一、规划的意义

1、有事可干,避免无所事事

小学的学习,基本上是同一个班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大家做相同的事情。而进入中学,尤其是选课走班制下,没有了小学那样的要求(实际上也是无法做到统一要求),就有可能在没有老师现场统一要求的情况下,无事可干,不知所措。而做好规划,就可以较好地避免出现无所事事的局面。

2、专时专用,提高学习效率

没有规划的情况下,特别容易抓瞎。一会儿翻看语文,一会儿翻看数学,没有目的。老师来了就打开书,老师走了有可能就走神,或者和同学聊天。做好了规划,就可以明确在相应的时间段自己应该做什么,有助于做到心中有数,专时专用,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3、及时提醒,完成学习任务

很多孩子的作业和学习任务,要么没做,要么完成的情况丢三落四。做好规划,就可以及时提醒,要完成当天的哪些学习任务,要补充或者完善自己先前没有完成的任务,做到学习任务及时完成。

二、做好规划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

1、要事优先的原则

比如,

周三下午要参加名家大师进校园活动,那周三4:15后的规划中就必须优先考虑这个活动。

周四下午平台预约了进行游泳特长测试,那周四下午4:15后的规划中就必须优先考虑这个测试。

2、就近安排的原则

对照每天的课表,完成当天学习任务。或作业,或预习,或复习。

比如,

周二的一、二节课是语文和数学,那第三节的自习课的规划可以安排为:“完成当天的语文、数学作业”。

周五第一节是英语课,那7:50之前的规划可以安排为:“完成本节英语课的单词预习、熟悉英语课文”,为上课做好准备。

3、具体可操作的原则

规划忌讳大而空,大而空的规划操作性很差。

比如:

某同学每天7:50之前的规划是:“做作业,学习”,其操作性就很差。就“做作业”而言,显然是没有思考的结果,因为头一天的作业一般都做完了。此任务等于无用。而“学习”由于其指向不明确,所以很难落地。

做规划一定要具体到做什么事情,具体到某一学科教材或者教辅的某一页。

4、易于评估的原则

每个规划都应该做到可评估。可评估的规划才是有价值的。诸如“完成”、“背诵”、“默写”类就限定了结果,就是属于可以评估的。

比如,

完成语文《文言文阅读》第28-30页的作业;会背诵《观沧海》、《长征》;会默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

而“学习”、“活动”等就很难评估。因为没有明确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搞什么活动,达到什么要求,等等。

5、劳逸结合的原则

规划并不意味着要把课余时间都用来完成学习任务,只是为了避免在十一走班制下,自己荒废了大量时间。将自己的学习、活动、休息等都纳入进规划,才是一个合理的规划。

比如,

中午11:30-13:20这个时段,如果规划为全部学习,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没有考虑吃饭的时间和放松的时间。

可做如下规划:

11:30-12:00 午餐

12:00-12:20 校园散步

12:20-12:50 完成数学作业

12:50-13:20 在第七节课教室睡一会儿

这样就做到了劳逸结合。

三、规划的类型

1、前瞻性规划

对学科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对将要参加的活动进行预设等,以便到时候按部就班进行落实和执行。

2、任务型规划

对当天的作业进行完成等,以防止忘记和遗落。

3、完善性规划

对没有完成的任务和新增的任务进行完成,对已经学完的知识进行复习完善,以追求效果的更佳。

为了更好地落实规划,建议准备一个记事本,每天将各科的作业要求、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来自导师、社团等提醒的事务都记录在记事本上,在做规划的时候纳入规划。同时,每天每完成一项,就在这一项后面打勾,每天全部打勾完成,也就意味着完成了全部的任务。如果哪一项万一因故没有完成,就移到下一天。养成了这样一个记事的习惯,可以很好地帮助自己做好规划,落实好规划。

希望孩子们通过规划,逐步培养自己的时间观念,逐步强化自己的目标意识,逐步提升自己的做事效率,有力地助推自己的快速成长。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