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地理与日常生活的例子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5-03 10:25:16

人利用经过大自然净化干净之水后,同时又排出了大量污染水。科学家已经说明了大自然有净化功能,但是当污染水超过大自然的的净化能力时, 就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威胁,比如海洋中的动植物会大量死亡、人类疾病的种类又增多。

有一个让我感慨万分的事就是家乡的水。小时候,我看到家乡里的水都是清澈见底的,鱼儿在水中翱翔,完全是课文中作家笔下那一番美景,但是家乡的水,早已被染成黑色。

黑色的水,经过大自然的水循环,又重新被摄入人体后,便会产生各类疾病。虽然现在的医学进步了,但人们的身体健康依旧受到环境的极大威胁。可是,问题根源还是与人的行为。人伤害大自然,反过来大自然也不会“善待”人类。

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地理与日常生活的例子(5)

二:人是如何迁移和怎样利用空间?

书中给迁移的定义是,住所和活动空间的永久性重新安置。史上大规模的迁移数不胜数,比如从古至今战争中难民的逃亡,犹太族在以色列的定居,当前墨西哥和中美洲劳工向美国迁移等等。

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地理与日常生活的例子(6)

影响人类迁移有两大动机,一是推力,二是拉力。推力因素是指因家境不佳被迫而决定迁移,比如失业,就业机会,过分的拥挤,贫穷等等。而拉力因素是迁移的目的地更有吸引力,比如,安全、食物,就业机会,环境,住房等等。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很想到北上广深大城市呢?因为大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等等。

又为什么很多老年人想从大城市返回乡村?

因为乡村的自然环境更适宜养老。

所以,人类的迁移都是为了满足当下自身的要求。

迁移后,人们就都会出现一个空间问题,空间与距离、人的活动,又是相互相承的。由此,又延伸价格问题,也就是地租。这一部分涉及经济学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也应证了一句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地理与日常生活的例子(7)

三:人们是如何谋生的?地球上多种多样的资源又是如何为不同的人和文化所利用的?

人们为了生存就必须谋生,如何谋生呢?人们在寻找空间和活动规律中出现了三种经济体制,分别是自给经济、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由此,也可以按照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制造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第四产业:信息和技术。

靠农业为生的人,只要依靠自然环境,农民利用天气和优质的土地,辛苦耕作,就能够收获农作物,然后把农作物卖到市场中,就可以获利。

靠制造业为生的人,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原材料,能源,劳动力,市场,交通等等的问题。只有利用好比较优势,才能获利。

在21世纪以后,人们偏向于靠第三、第四甚至是第五产业谋生。经济全球化与文化一体化的范围越来越广了,人们谋生手段,越来越不受自然地理环境而影响了,但受文化影响。

比如上课,以前,一位老师只能在一所学校带领一定数量的学生。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上课再也不收时间、地点的限制了。老师可以靠着互联网,待在家里,就可以给全球各地的学生上课。只要某位学生认为这位老师的课,物有所值就会付费。因此,学生投资将带来老师的收入。

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地理与日常生活的例子(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