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是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弹琴的,其实最初我们并没有培养儿子弹琴的想法。
一个偶然的机会,同学送了一架电子琴。儿子看着就挺感兴趣,随便找了一本音乐书,就按照上面的简谱弹了起来。
当然没有学过乐理知识自然是谈不准确的,不过儿子弹得倒还是有一点点感觉。
我们看儿子挺感兴趣,和他商量一番,就让他参加了电子琴学习班。
当时儿子加入的班级已经开班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儿子是零基础。老师为了让儿子尽管赶上进度,上课期间单独给儿子吃点小灶,给他多补一补落下的课程。
儿子接受新东西的能力的确很强,只用了几节课的功夫就追上了正常小朋友的进度。
在以后的共同学习中,儿子也体现出比较强的领悟能力。加上他比一般的小朋友年龄大一些,接受起来更容易。手也大一点,在键盘上的覆盖面也大一些,弹起来更轻松。所以儿子很快就赶超了这个班的进度。
后来老师给儿子又调到了另一个班,那里是琴龄更高一点的孩子。儿子和这里的小朋友一直学完十级。
四年级的时候儿子考过三级,五年级考过八级,六年级考过十级。整个学琴以及考级过程都很顺利。
儿子练琴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提升速度方面,儿子不是常规的由低到高地训练,而是把速度调到比考级要求高很多的水平来练习。也就是说一开始就把难度提高,给自己施加压力。
通过这种训练模式,一段时间下来,儿子把高速度的曲子弹得很熟练了,再按照考级的速度弹曲子,就一点都不觉得难了。
儿子的这种逆向思维方式不值得提倡,但的确适合他自己。在以后的各种等级考试中他都能轻松过关。
儿子喜欢弹琴,更喜欢自己作词作曲。
记得儿子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自己做了一首“我真是个天才”这首歌,词曲都是他自己写的。然后给我们自弹自唱。虽然赶不上专业的水准,但是足够他自娱自乐了。
儿子小学毕业前就考完了十级。到了初中,电子琴也就成为他学习当中的一点娱乐。
有了电子琴的乐理知识做基础,儿子到了大学选修了钢琴课。虽然二者有所不同,但大体相当,儿子学起来很容易。
疫情期间那个寒假,儿子为了练钢琴,特意用自己大学赚的奖学金买了一架电钢琴。结果不仅顺利完成钢琴这门课程考试,也丰富了疫情期间漫长的假期生活。
我挺佩服儿子这一点,学什么就像什么,认认真真,从来都不糊弄。
最终学到了知识,也娱乐了自己,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