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者在工作中多少都会遭遇这样的问题:工作汇报无亮点,项目申请被驳回,费用预算被压缩,资源调配困难。举个例子,作为公司CTO,深知某个进口产品的配置更高,性能更好,但把采购清单递上去后却迟迟收不到肯定的回复,这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成本问题?技术问题?政治问题?这个时候引入结构性思维,借助结构图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许就能轻松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结构性思维两大核心原则:利他性,讲理性在开头的案例里,对于问题的提出者CTO来说,进口产品使用更顺手,这是利己,进口产品能促进公司整体业务目标的达成,这才是利他;进口产品就是比国产的好用,这是感性的判断,进口产品的运行效率比国产的高出几个百分点,这是有理有据讲道理。一个是有数据支持可以提升公司业务的可行性方案,一个是干巴巴的“进口产品好“,基于利他性和讲理性原则做出的问题描述,会引导问题的倾听者(如案例中的老板),做出符合提问者(即案例中的CTO)预期的决定,这就是结构性思维为什么会如此重要的原因。
结构性思维的四个基本特点在画结构图的过程中,利他性、讲理性两大原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结论先行;上下对应;分类清楚;排序逻辑。如果做到了以上四点,基本可以判断这个问题已经分析透彻,表述清楚,也就更容易得到预期的反馈。
比如,汇报工作时先说成绩再说具体执行,做PPT时把结论放在标题位置,让人一目了然,写邮件时把关键信息点放在主题框,没打开邮件就知道邮件在说什么事情,这都是结论先行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就是形式先行。但有一种情况不在形式先行的行列,那就是当形式先行不利于沟通目的达成时就要思维先行,比如向领导要钱、要人、要资源,假如形式先行,上来就是我需要两千万,我需要再招五个人,我需要兄弟部门支持,领导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被驳回的几率太大了;假如先分析一下要达成业务目标各个项目的预算用度、各个岗位的人员配置、各个环节的技术支持,领导自然而然就会得出人、钱、资源的匹配。
让每一条结论都有对应的理由支撑,把所有的理由都分好类,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听者既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也就更容易知晓问题关键,沟通的效率随即提升。仍以开头的场景为例,假如我们是老板,如下两种表述哪一个让你有继续听下去的*呢?
- Before:采购国际进口产品吧!
- After:提速、增效、保A轮——进口产品让整体效率提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