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有没有发现:越和孩子讲道理,孩子越不听;当实在是不听话时,就硬着来,最后导致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僵了。
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叛逆,父母们都是苦不堪言,感慨说“养个孩子咋就这么难呢”?
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叛逆”这件事:孩子为什么会叛逆?有哪些心理发展特点?父母要如何与叛逆期孩子相处?
在通常情况下,0-18岁的孩子会经历“三次叛逆期”:
第一次:0-2岁的阶段
对于孩子第一次的叛逆期,发展心理学认为:孩子大概在2岁左右进入“第一反抗期”,开始有“我”的意识,通过大胆探索来理解世界。
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征就是比较任性、经常哭闹。
因为他们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没有掌握用逻辑和语言来表达感受的能力,父母用道理的方式来和孩子沟通行不通。
与这个阶段孩子沟通,父母的语言要明确清晰,并且要适当帮孩子去表达看法。
第二次:7-9岁儿童叛逆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征是:
做事拖拉磨蹭,而且越催越慢;特别爱顶嘴;做事情喜欢找借口;自尊心很强,很难接受批评。
总喜欢和父母“唱反调”,父母越催促、越压迫,孩子越和你反着来。
所以沟通时,父母要注意:
1.不要总是大喊大叫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父母总是缺乏耐心。
就拿辅导孩子写作业来说,父母看到孩子各种拖拉磨蹭不想写作业,在催促的过程中就会忍不住发火,一天下来因为作业、洗澡、玩手机、睡觉等问题各种事情吼孩子。
还有的父母会忽视孩子的感受,甚至用“武力镇压”,最后亲子关系越来越糟糕。
这样看起来好像让孩子听话了,但是孩子心里并不认同,默默在对抗你的行为。
2.描述事情,而不总是批评孩子
沟通过程中,父母要明确目的:我们不是想让孩子听自己的话,而是应该赢得他的认同。
比如描述事件时,我们应该少评判孩子的行为,而是应该多去描述这件事:
错误表达:“你真不负责,总是把水龙头打开又忘记关掉,你想发大水啊!”
正确表达:“孩子,浴缸里的水快溢出来了!”
错误表达:“你从来都不会帮我干点家务活”
正确表达:“我现在需要有人能帮我收拾一下餐桌。”
当你抱着希望把事情做好的心态沟通,就不会去指责命令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