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八成学霸没有家长陪读经历
调查显示:
近八成“学霸”没有家长陪读经历,仅9人有被陪读的经历,占二成左右。
研究数据
四川理科最高分考生黎雨佳从高三开始被陪读,父母每天下班需要驱车40公里回到黎雨佳学校附近的出租屋照顾她,每天早上再驱车40公里去上班。
“学霸”们并不认为陪读就是不自立,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支持与陪伴。
“学霸”揭秘之:家庭背景篇
1、85%的学霸均来自城镇
调查显示:
虽然这40名“学霸”中仅有6名来自农村,其余85%均为城镇户口。但多数来自农村的“学霸”认为,因家庭出身产生的差距并非不可“弥补”。
“父母的学历和背景会影响到子女的教育,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无论出身于寒门还是贵门,成为‘贵子’都是一件艰难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成功,都是值得尊敬的。”
河南省文科最高分考生吴铮的父母皆在家务农,但她认为学习更看个人的主动性,成为“贵子”最大的困难仍在于能否坚持不懈地努力。
虽然父母的职业和家庭背景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孩子的教育,但这些都不是决定性因素,能否成为“贵子”。
2、父母学历中本科及专科占多数
研究数据
在家庭教育方面,2017年有10%受访“学霸”的父母为硕士学历,相比于2016年受访“学霸”的父母亲硕士学历占比4.1%,今年受访“学霸”父母亲的学历有显著提升。
延伸阅读:
美国教授38年追踪调查:好奇心才是成功的标配
除了好的学习习惯、较强的自制力,哪些非智力因素还在深深的影响着孩子的成绩呢?答案是:好奇心。
奥维尔·莱特(莱特兄弟中的弟弟)的一个朋友曾对他说,他和哥哥没有任何天赋。
当时,奥维尔·莱特果断地回应到:“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出生在一个永远鼓励我们对知识充满好奇心的家庭。”
好奇心强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
美国有一项长达38年的研究,为了测量“内在学术激励”这一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把111名学生中,排名前19%的学生列为“激励性强”的成员——
他们享受学校的学习生活,喜欢应对挑战和困难,乐于接受新任务,富有好奇心以及坚持的品质。
有趣的是,研究表明,他们在“智力”与“好奇心”之间没有发现任何关系。然而,好奇心却与学生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有很大的关联。
好奇心强的学生在一系列教育结果上,都比同龄人表现得好,包括数学、阅读、SAT成绩、大学录取率。根据老师的评估,好奇心强的学生学习更加努力,学到的知识更多。
学习应首先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这一发现对教育本身的意义很大。
事实上,好奇心不仅可以帮助取得极高的成就,还是生命意义的所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好奇心可以被定义为“探索全新的、有挑战性的、不确定事物的强烈*和追求”。
在最新的研究中,好奇心与幸福感、创造力、创伤经历后的个人成长以及生命意义联系在一起。
同时,好奇心在学生的学习经历中所起的作用也受到了广泛研究。研究发现,好奇心强的同学成绩更好,IQ得分更高。
这说明,所有学生都可以享受学习生活。
要知道,学习并不是要培养他们的“天赋”,比如IQ、标准化成绩等,而是来培养他们本身就具有的一种特质——好奇心。
“好奇心不能只是被看做是培养其他能力的加速器,其本身就有权力得到培养。”Gottfrieds说。
好的班级活动是新颖的、惊喜的、复杂的,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它们鼓励学生发问、质疑、掌握对知识的自主权,而不是日复一日的测试、评分。
但是,这样的活动在课外也是同样发生的。
Gottfrieds调查了父母在培养孩子科学兴趣方面的作用,他发现,好奇心强的孩子的父母经常带孩子体验新环境,比如带孩子去博物馆。
这类活动帮助孩子培养了对科学的内在兴趣,比如孩子有时会说“我喜欢学习科学新知识;我喜欢回答科学问题”。
反过来,对科学好奇心强的孩子会修更多的高级科学课,更容易从事科学相关职业。这对STEM教育中的“科学”一项来说具有很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