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5-10 23:44:24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包括五个方面,具体分为自我意识的发展,道德行为的发展,性别角色社会化,同伴关注的发展和第一反抗期。下面就这五个方面做过核心的阐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更好的认识幼儿期的发展规律。

一、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方面。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1)

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是从幼儿期开始发展起来的,其特点主要是:

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到内在品质评价转化,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到较为具体的评价,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向初步客观性评价发展。

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在3岁时人数比率不到20%,4-5岁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到5-6岁大班儿童就有80%-90%的幼儿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

其中儿童自我控制活动区分为4种类型:

1、运动抑制——学会抑制某些行动,学会停止动作

2、情绪抑制——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3、认知活动抑制——能够按问题的难易程度做出适宜的反应

4、延迟满足 ——抑制*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

二、道德行为的发展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2)

道德发展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道德准则指导行为的发展,今天主要在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两方面做解读。

(1)亲社会行为——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

(2)攻击行为 ①工具型攻击——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抢夺、推操等动作(年龄偏小)

②敌意型攻击——以人为指向的,采用嘲笑、骂人等言语指责(年龄较大)

研究发现:男孩比女孩更易卷入攻击性事件,攻击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中等的稳定性,童年时期被评为攻击性较高者,成年后的攻击性仍较高。所以我们家长要格外关注孩子幼时的攻击行为。

改善措施:改善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教给儿童减少冲突的有效策略;增加对攻击行为有害后果的了解;发挥榜样的作用等。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儿童要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知道自己的性别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儿童性别偏爱最早表现在对玩具的选择上。14~22个月的男孩偏爱小汽车之类的玩具,女孩则喜欢玩娃娃和毛绒玩具。

2岁:能说出自己的性别;5岁: 把特定的性格特点与性别联系在一起,如男孩应该勇敢,女孩应该文静。

父母要做的:鼓励符合性别角色标准的行为,制裁不适当行为,如男孩有“娘娘腔”,女孩“假小子”行为。那么社会化的形成是有三种学说的:(1)性激素起决定性作用 (2)儿童对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 (3)观察学习的结果 。

其中观察学习结果很重要,特别是现在的韩日风,娘炮文化当道,很多中国青少年以高颜值为追求,强调阴柔美。自从“小鲜肉”“花美男”等词语流行后,奶油小生便霸占了荧屏,成为追捧对象模仿对象,就连央视的开学第一课也未能幸免。所以我们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严格的按照孩子的性别去教养,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的鞭策,以免孩子发展歪了。

四、同伴关注的发展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3)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邻居)、喜爱共同的活动或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3岁起,儿童偏爱同性别伙伴。在3-4岁,依恋同伴的强度和建立友谊的数量有显著增长。

同伴关系在儿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

1、同伴交往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2、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3、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4、同伴交往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

父母要做的:一定要珍惜儿童的伙伴关系,不能阻止或粗暴干涉。努力为孩子创造建立适宜伙伴关系的条件,积极协助和引导。

五、第一反抗期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4)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自主欲求也逐渐提高。婴儿期——乐意在母亲的怀抱做各种游戏;幼儿期——渐渐拉开与母亲的距离。 第一反抗期,大约在幼儿三四岁时出现。经过反抗期的幼儿——成人以后自主性强;未表现反抗期者——成人后有自主性和主动性缺乏的倾向。

好了,以上内容稍多一些,希望在某个点能引起您的共鸣,让我们一起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 心理健康。欢迎评论和转发,谢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