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帮孩子做一个“解忧娃娃”
解忧娃娃是从危地马拉印第安人的儿童故事中引入的,据说把心中的担忧告诉解忧娃娃之后,睡觉时再将它放在枕头下,他就会帮助人们将烦恼的事情解决,让人安稳入睡。
在这个时期孩子脑海里会有很多很多的想法和担忧,甚至有些孩子因为太担心,浪费了很多时间。孩子们很容易因为内心充满担忧与焦虑,而忽视了应该做的事情,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本应该好好学习,却在那发呆,不应该好好学习却在那玩手机。但是如果我们要指责孩子,孩子又会觉得我们一点都不理解他,也不把他的烦恼当回事儿。
父母想跟孩子聊天,帮帮他的时候,有些孩子是排斥的,他不想跟父母聊,他尤其担心父母跟他谈手机或者学习这件事情。
所以,这个时候要么跟孩子一起动手做一个“解忧娃娃”的布偶,或者给他一个毛绒玩具当做他的解忧娃娃,然后让孩子在心中有烦恼的时候去向解忧娃娃倾诉,让孩子想象自己把心中的忧虑都交给了解忧娃娃,然后集中精力在该做的事情上。
4、创建担忧箱
担忧箱和解忧娃娃其实是异曲同工,都是为了帮助孩子从当下的焦虑、思绪混乱中,马上进入专注的状态。
为孩子准备一个箱子,并且在箱子上贴上开箱的日期,这个日期最好在考试后的一天,在此之前任何人不允许打开箱子。即便到了开箱日期,也只能有使用者打开。
然后告诉孩子,当他心生担忧或者杂念时,就把他们写在纸条上并放在箱子里,然后继续做正在做的事情,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孩子瞬间集中注意力。
越临近考试,孩子压力越大,也越容易胡思乱想,而我们的大脑同一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情。所以先把烦恼搁置,做当下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方法不仅孩子可以用,对成年人同样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