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首次发布《中小学生阅读 指导目录(2020年版)》向全国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推荐共300种图书,为提高广大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指引。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拥有一定的阅读量,日积月累,阅读会给他们的学习以及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
新学期已经开始,很多家长却没有为孩子制定阅读计划,原因很简单,认为阅读是孩子暑假、寒假要完成的“任务”,而日常,孩子能够顺利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已经很不错了,没有必要再给孩子增加阅读的任务。其实,家长的这种思想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因为阅读不应该是孩子的学习任务,而应该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习惯。所谓生活习惯,就是孩子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孩子将阅读养成了习惯,变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之后,孩子便不会将读书看做是一种任务,而会将其看做如同吃饭穿衣一样的事情。因此,有的孩子不喜欢读书、不喜欢阅读,很可能是家长的这种思想造成的,因此,在新学期,家长一定要帮孩子制定一份阅读计划。
“我真的感到很惭愧,之前我一直认为孩子只要寒暑假多读读课外书就可以了,但是这学期孩子开学,他们班小朋友的妈妈一口气买了50本书,说这50本书是这个学期孩子要读的。而我一本书也没给孩子买,心想孩子到了暑假,再读两三本就可以了。现在想想自己真的很无知,虽然平时阅读或许不会直接对孩子的成绩产生影响,但是久而久之,势必会对孩子的学习,乃至成长有帮助。”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家长这样说道。
那么,在新学期,如何帮孩子制定阅读计划呢?资深人才发展专家、英才家长平台创始人理清老师为大家讲解了三个方面的注意事项。
1.设置时间计划表
家长在帮孩子制定制定阅读计划的时候,最好是提前制作一张时间计划表,这张时间计划表中要明确写出,一天中哪些时间是用来读课外读物的。一旦安排好阅读时间,尽量不要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打乱孩子的计划。为了让孩子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这个时间段最好能够固定,而至于每天孩子要阅读多长时间,这要根据孩子所处的年级段和年龄来进行区分。比如,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每一天大概15分钟到20分钟左右的时间用来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可以时间增长到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而到了五六年级,很多家长会开始担心孩子的小升初,于是,课外阅读时间也可以适当的缩减。当然,家长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开始就给孩子安排太长的时间,如果直接让低年龄的孩子每天阅读一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的话,那么孩子很可能会感到很不适应,甚至会产生厌烦的情绪。
2.书籍种类要全面
有些家长不知道让孩子读什么书,而有些家长自己认为什么书有用就让孩子读什么书,也不管那些书是否适合孩子的年龄段。而有的家长任由孩子自己选择,认为只要孩子在看书就是好的。其实,在为孩子选书的时候,家长可以遵循以下3个原则:
1---书籍的种类不要过于单一枯燥
可以范围放得广一些,要尽量多地涉及各个知识面,这样能够增加孩子的见识、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孩子阅读广泛,储存的知识量就多,想象力就丰富,学知识更快,理解能力也会变得更强。可想而知,对孩子的课内学习也有一定帮助。
2---家长也要准备一些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书籍。
如果一些小学的孩子,不喜欢阅读,那么家长可以让他们提前读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书籍,慢慢地培养他们每天阅读的习惯,日积月累,相信逐渐孩子会习惯阅读、爱上阅读。
3---找到最权威、最适合的书单,按照书单的数目进行阅读。
在202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首次发布《中小学生阅读 指导目录(2020年版)》向全国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推荐共300种图书,为提高广大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指引。因此,家长可以参照这份书单来为孩子选购图书。3.家长要陪着孩子一起读书
孩子如果一个人在认真地阅读,而家长在旁边玩的话,他们心里也肯定会不太舒服,所以家长在孩子阅读的时候,最好陪在孩子身边。如果孩子年龄还小,比如一二年级,那么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如果孩子能够独立阅读了,家长可以陪在孩子身边,读自己应该读的书,这样能够给孩子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他也会受到家长的影响,从而习惯阅读。
每个孩子的阅读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家长在帮助孩子制定阅读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家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既不要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一种负担,也不要让孩子养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阅读习惯。
适合孩子的阅读计划才是最有效的,因此,家长不妨先了解孩子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为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帮孩子挑选适合他的书籍,从而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爱上阅读,将阅读当做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