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英语发展演变成为国际语言的主要动力来自外部,即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教育等外部因素。众所周知,语言的国际地位跟国家的综合国力紧密相连,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做后盾,那么,这个国家的语言就不会在国际上有什么地位。同理,如果没有外因的作用,英语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英语的成熟和走向世界始于伊丽莎白一世时期,随着15世纪和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英国击败了西班牙、荷兰成为海上霸主。1660年,“皇家学会”( The Royal Society)成立;1694年,“英格兰银行”( The Bank of England)成立。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军事上的强大为“大英帝国”( British Empire)的建立铺平了道路,教育的普及为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伊丽莎白一世生于1533年,1558-1603在位,是亨利八世的女儿,一生未婚。在她主政的近半个世纪内,英国跃成为欧洲最强大和最富有的国达到了一个顶峰。期间出现过莎士比亚、马洛、斯宾塞、德瑞克、罗利和吉尔伯特等各个领域的一大批显赫人物,英国的北美殖民地也在这一时期建立,历史学家称伊丽莎白时代为英国的“黄金时代。没有原始资本的积累,英国就难以实现工业革命,时期也是英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17世纪、18世纪乃至19世纪出现的殖民扩张和海外掠夺,包括贩卖黑人奴隶( slavetrade),为英国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最终使英国成为了“世界银行”。英语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开始逐步走向世界的,这其中除了有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以外,也有文化方面的因素。到维多利亚女王(1819-1901)去世之时,英语已开始在国际事务中逐渐取代法语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语的国际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认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语的国际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和巩固。
文字摘自《英语发展史》作者:张勇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