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即使同一组之内,做相同的任务,工钱也有差别。这是因为他们有好几个“小头头”负责拉人,有的大方些、愿意多分点给临时演员;有的赚差价较多。跟对人很重要啊。
日语系学生哭笑不得,就业确实是小语种专业的难题网友用“八嘎”专业户来调侃日语系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虽然只是玩笑,却说出很多同学的无奈一面。不得不承认,学习日语想找份满意的工作,并非想象那么简单。
相信很多报考小语种的学生,当初都认为“小众”专业等于竞争少,毕业会吃香。实际上,这类专业附带的缺点,便是机会也少。
比如,我们辽宁这边,学日语的同学基本上只有去大连,才会遇到相对多一些的工作机会。即便省会沈阳,需要这种专业的企业也屈指可数。
而且,日资企业虽然也是外企,但平均待遇不见得很理想;再加上“加班文化”比较普遍,不少毕业生表示辛苦指数不小。
有些毕业生因为就业面、工作模式等原因,放弃了在企业中发展;转而自己当日语家教或者办学习班,想保持生源和收入,同样需要很多努力和运气。
随着外语类人才的逐渐饱和,以及翻译软件的逐步完善,日语系等小语种专业的毕业生,面临很多就业难题。但也有人突出重围,走上了直播带货的路子。
主要就是以跨境电商的形式,在网上向海外的客户销售产品,业绩好的话确实比普通翻译工作的收入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