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专业“是你真的“特别擅长解决某类型的问题,甚至能把细节做到极致“。”
01
—
有人研究学问,是想成为某某专家。
有人学习知识,则只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其实听他们说话,就能体会到这两种的区别:
前者虽然“黑话”连篇,但你一听就知道,其实都是套路。
后者虽然表述平实,但你仔细听来,他们说的都是自己的亲身感悟。
“专业”,从来就不是卖弄那些“高大上”的名词,
而是把它与自己的心性结合到一起,
这样才会让人觉得自然,不造作。
就好比开车这件事情,如果一个人驾车时总是念叨着自己开车如何如何稳,安全意识如何如何高,那么他肯定不是一个老司机。
因为老司机做这些事情是不需要思考的,他的潜意识就会指引他怎么做就能做得最好。
02
—
所以,我与人交往,从来就不喜欢那种把“专业”天天挂在嘴边的人。
我更佩服那种既专业、又真实且充满生活气息的人。
因为有这样一种感觉:
我会觉得他就是一个平易近人的老师或者朋友,
他的专业水平,并不会拉开他和我的距离,
与他交往,既能学到东西 ,也没有太多的距离感,会显得比较从容。
反之,这也是在警示我,
我究竟应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是知识多、有学问、本事大?还是既专业,又能脚踏实地、用心做事... ?
其实,在写作时,我就设法在探索这方面的东西:
写作,需要把想象中的“伟大与美好”放下,
就按照自己亲身经历与真实的感受写,
直抒胸臆,就会更直接地表达自己,
让读过文章的读者都能深切地感受到,
这样的作者是言行合一的,
是说到做到的,是值得信任的,是靠谱的。
03
—
而且,我更喜欢这样一个说法:
很多人理解的“专业”,只是增加势能,是让自己能站到更高的山顶上远眺大海,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真正的”专业“是你真的“特别擅长解决某类型的问题,甚至能把细节做到极致“。
而在我的认知里:
知识的获取,已经变得相对容易,
专业能力的提升,则比较难,只有经过大量的学习、研修、训练,才能让它长进身体里。
这就需要我们把自己扔到一个有压力的环境里,
运用自己的知识,对自己做压力测试,
通过变通、扩展与改进,解决各种难题,不断训练与精进自己,实现专业能力的跃迁。
比如,我每周更新技术博客,
其实,就是把自己放到外部的压力环境中,训练自己:
看自己能不能针对工作领域进行体系性的技术介绍?
看自己能不能帮读者解决碰到的疑难杂症?
看自己能不能写出导航型的技术文章?
...
经过不断地实践,我对技术写作这件事的认知就会越来越清晰。
最终,随着认知的提升,我会逐渐建立属于自己的优势,
并且,我会慢慢成长,把事情干得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