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形容传统书法好,书法应该怎么来形容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5-18 10:52:21

▲欧阳询画像。

唐高祖退位后,新上台的唐太宗也对欧阳询推崇备至。

贞观六年(632年)的盛夏,天气炎热,唐太宗来到长安郊外的九成宫避暑,在一片灌木丛下发现了一泓清泉,尝起来甘甜可口,消暑神速,于是赐名“醴泉”。兴致之下,他命魏征作赋、欧阳询手书以示纪念。这便是后世著名的《九成宫醴泉铭》

那一年,欧阳询已经76岁高龄。他颤巍的手使得敕文的书写颇具挑战性,但《九成宫醴泉铭》仍尽显欧体“险劲瘦硬而不失婉润”的意境之妙,一笔一划均谨守法度,工整规矩,难怪被后世封神,誉为“天下第一铭”。

怎么形容传统书法好,书法应该怎么来形容(13)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的代表作。

欧阳询和虞世南、褚遂良并称“初唐三大家”,他们生前死后书法都很出名。然而,另一位大书法家颜真卿却很不一样。他生前与身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以书法出名。他的书法在当时还不算第一流,因为他最初是以忠臣闻名天下的。

颜真卿身历玄、肃、代、德四朝,德高望重而仕途坎坷,但他真正出名是在安史之乱中。安禄山起兵后,河北诸郡纷纷陷落,地方官要么挂冠远遁,要么望风而降。当时被外放到平原郡当太守的颜真卿首举义旗,与时任常山太守的堂兄颜杲卿互为掎角之势,坚决抗击叛军。附近十七郡受感召而响应,颜真卿被推为盟主,合兵20万,有效地牵制了叛军西进的进程。

就这样,“颜真卿”三个字第一次跃进了唐玄宗的眼帘,此后,颜真卿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

不过这一切是以颜氏满门忠烈为代价换来的。在这场战争中,颜家死于国难者三十余人。直到叛乱被平定后,颜真卿才派侄子颜泉明前去收殓亲人遗骸,归葬家乡,结果仅寻到堂兄颜杲卿的一只脚,以及侄子颜季明的头骨。

颜真卿以万分悲痛的心情,为侄子颜季明写下了一篇祭文——《祭侄文稿》。未来得及誊抄的草稿上,遍布增删涂改的痕迹,真、行、草书相互夹杂,在看似狼藉不堪的点画间,颜真卿激愤伤痛的情绪扑面而来,引人共鸣。

怎么形容传统书法好,书法应该怎么来形容(14)

▲颜真卿《祭侄文稿》纸本,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玄宗时佛教发展极盛,伽蓝之数较之唐初几乎增加了一倍。天宝年间,楚金禅师夜诵《法华经》,眼前突然浮现出一座多宝佛塔,炫目异常,面对这等瑞象,禅师决定化幻觉为现实,筹钱修筑。唐玄宗听说后高举双手支持,于是赏赐钱帛,亲题塔额,并邀请颜真卿来书写碑文,这就是《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简称《多宝塔碑》

怎么形容传统书法好,书法应该怎么来形容(15)

▲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拓片,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藏石。

颜真卿的楷书“点画皆有筋骨”,彻底摆脱了初唐风范,确立自己的“颜体”面目,展露出稳健刚强、雍容宽博的风格,如庙堂君子,有一种胸怀天下的浩然正气。于是乎凭借着这股“浩然正气”,颜真卿在死后三百年受到北宋文人士大夫的追捧力挺。

最早力挺颜真卿的知名人物是欧阳修。欧阳修对颜真卿不吝赞誉,说他的书法就像忠臣烈士、道德君子,“不袭前迹,挺然奇伟”。书品和人品,宋代以后在颜真卿以大书法家的形象崛起的过程中,起到了相互成全的作用。

颜真卿之后,书法界是柳公权的天下,后人将两人的书法并称“颜筋柳骨”,皆是“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比之丰润的颜体稍显瘦硬,以骨力劲健见长。

柳公权生前书名之盛,十分罕见。罕见到什么程度?公卿大臣死后立碑,如果请不到柳公权亲笔写碑文,人家会认为子孙不孝。

唐穆宗非常欣赏柳公权的字,有一次向他请教应该如何用笔才能尽善尽美。柳公权的回答掷地有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一贯荒淫放纵、不留意天下之务的唐穆宗一听,知道他这是以笔为谏,瞬时脸色大变。

怎么形容传统书法好,书法应该怎么来形容(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