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拓片,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在日渐强调书法与人品相统一的时代,唐朝的草书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盛中唐时期,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掀起浪漫书风的狂澜。前有李白“斗酒诗百篇”,后有张旭醉后“挥毫落纸如云烟”。
张旭是颜真卿的老师,也是第一位狂草名家,他的作品十有八九都是在醉酒状态下完成的。他跟李白一样极爱喝酒,常常喝醉后就奔走狂呼,吆喝着挥毫泼墨,甚至用长发沾墨,直书狂草,一副“行为艺术”既视感,当时人都喊他“张颠”。更有意思的是,他酒醉醒来后,觉得自己喝醉时写得真好,感叹自己再也写不出同样水平的字了。
据说张旭曾经在河南邺县观看唐宫第一舞者公孙大娘的舞蹈《西河剑器》,被那气势逼人的剑舞所折服,从中获得了落笔走龙蛇的灵感。
▲张旭《肚痛帖》拓片,西安碑林博物馆藏。全帖写的是:“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如何为计,非临床。”
张旭的草书将王献之的连绵草发展成了狂草,将草书的自由表现发展到了极限。受了他影响的人,还有个与他齐名的和尚——怀素。
怀素是大历十才子钱起的外甥,十岁出家,但是性格豪爽,不拘细节,既爱美食,也贪美酒,很有几分活佛济公的影子。
他曾给友人写过一封只有14个字的书信,告诉他的朋友:“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苦笋和茶都美味极了,您要是有,就直接给我送来吧。因为爱喝茶,后来他和“茶圣”陆羽相识并相交,得到了陆羽小迷弟为他立传。
▲怀素《苦笋帖》绢本,上海博物馆藏。
他还曾给朋友写过一封信,也是关于美食的,大意是说:我在老家长沙一般都吃鱼,如今来了长安后,大部分时间只能吃肉,遭到了凡庸之辈的嘲笑,深感不便,因此生病很久了。等病好了以后,我再与诸位好好聚聚。
▲怀素《食鱼帖》唐摹本。
怀素喝高了之后,很爱到处写字,寺院里的墙壁上、衣服上、器皿上、芭蕉叶上,都曾留下过他狂放的笔迹。有好事者在围观后,专门写诗记录了他酒后书写的场景。比如李白就曾在《草书歌行》中对怀素佩服得五体投地: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甚至,李白还说怀素比张旭更厉害:“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然而,“不师古”是不可能的。无论是怀素、张旭也好,还是初唐三家、颜柳也好,千变万化终离不开魏晋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