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三:用湿煤封火或放一盆水不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极难溶于水,而且水分和煤在高温下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叫水煤气的混合气体,内含有大量一氧化碳,且比重大,更易在室内弥存,增加中毒的危险性。
误区四:炉上烤枣核、橘皮能解一氧化碳中毒
在煤炉上烤这些香型物质只能增加室内的清香味,并不能吸收一氧化碳和预防中毒。
误区五:装设烟筒或风斗就不会中毒
遇大风倒烟、烟筒被堵塞等情况时,一氧化碳排不出或排量少,也会发生中毒。而许多人家使用旧风斗,或风斗过小、安装高度不够等,一氧化碳排出不畅,也能引起中毒。
误区六:门窗上有缝隙不会中毒
空气比重为1,一氧化碳比重为0.967,如果门窗缝隙处于低处,一氧化碳也不易排出。
误区七:灌醋和酸菜汤能救中毒病人
对于一氧化碳中毒尤其是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硬往嘴里灌醋或酸菜汤,容易呛入肺内,阻断肺泡气*换,致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误区八:一氧化碳中毒病人抢救过来就没事了
一氧化碳中毒对人的肺、心、脑等器官的损害都很大,有的中毒者过2周至3个月时间又突然出现痴呆、大小便失禁、偏瘫等症状,这仍是煤气中毒的特殊表现,临床称“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所以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清醒后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已经痊愈,便过早停止治疗,应遵医嘱,尽量进行持续高压氧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迟发性脑病。
主管| 中共平南县委宣传部
出品| 平南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 北海市教育局
编辑| 林玉卉
审核| 罗永强
签发| 韦挺松
【转载需征得出品单位同意,转载时不得删减和更改原文内容。所有媒体平台首发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