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10年前的高速收费员、正在慢慢被淘汰;如今的流水线工人也正在慢慢减少,被机器替代,或许要不了几年,各行业的流水线工人都会逐渐被机器替代。
职场人的能力要求,是被迫不断提高的,是社会快速发展所衍生的市场要求。那么,明白为什么要保持学习后,第二步我们要思考的学什么!
二、如何选择性学习?学什么样的知识、技能才会对工作和事业有帮助?在分析我们该如何选择学习对象之前,先要搞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职场人去学习,是希望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能有核心竞争力守住原有岗位、能通过不断学习让自己的收入更好。
既然以上学习的目的都与工作有关,那不妨选离自己手头工作最近的。
01、学习就近的
学习无处不在,但时间却非常有限,如果陷入迷茫时,不妨选择离自己岗位需求最近的知识或技能学起。为何?
- 至少我们能保证,这样的学习可以即学即用,不会被浪费。
- 其次,可以立马展现学习效果,有利于鼓励我们继续学习。
- 最后,便于将学习与工作实相结合,有利于总结新的经验,从而提高工作能力。
什么是就近的知识?结合岗位,就近知识包括行业动态、行业趋势、岗位的基本技能和衍生的周边技能、以及周边行业的动态和周边岗位的专业要求。
继续利用电商美工的岗位举例:学习内容除了精进本职的平面设计、视频制作等,还可学习交互设计、或是粉丝运营等,让自己的周边技能更全面,更立体。
学习就近的,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其学习内容是庞大的,体系是繁杂的,我们要结合自身学习基础,选择能让自己进步、但通过努力后可以够得着的学习对象。
02、学习垂直、细分的
什么是垂直细分?是专注在某一行业,坚持深度钻研某一细分领域。
我们把市场想象成一颗大树,自己所在的行业是其中一个树枝,而自己的岗位是树枝上的某个小枝丫,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则是自己枝丫上的那几片绿叶,这就是垂直细分。
如何让自己小枝丫上的绿叶尽快发芽长大、变得更肥硕,就是我们要去垂直细分学习的内容。
为何要学习垂直、细分的?
- 第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相比大众化、浅层化的知识,专业化、垂直化的内容更有实用性和商业价值。因为垂直细分是一个梳理、解读的过程,对信息进行专业再加工的过程,它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经验。
- 第二、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市场对能力的要求从“平面化”走向“纵深化”,那些行业大拿,都是通过超乎常人的技能水平,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第三、有利于打造个人IP。垂直在某个行业,细分在某个岗位,兢兢业业将自己的本质工作做到近乎完美,让工作成为你的形象和代名词。出色的个人IP,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口碑和个人标签,有利于给自身在行业里带来曝光和更多机会。
当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垂直细分化成为必然趋势;而垂直、细分能力,也将是一个人职业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表现形式。
了解完如何选择性学习之后,就有了学习的方向,但职场学习,不像在校学习时那么容易进入状态。有助于职场人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技巧有哪些呢?
三、利用3个“独门处方”,助职场的你,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要解决一个问题,必先启发思维、训练行为,以及找到具体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接下来,我们就结合思维、行为和具体方法这三个方面,来看看如何解决职场人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这一问题。
1、认清时间陷阱-(思维)
什么是时间陷阱?我们在这里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在完成整体事情之前,因为种种原因,把时间大量耗费在细枝末节的事情上的这一过程。
常见的时间陷阱有哪些?
- 事必躬亲:尤其是女性,下班后明明有时间学习,但又想到要去做饭,接孩子,打扫卫生等等。如果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那么时间就会被分散。所以要学会借力,让别人代替你做更多事。比如跟家人商量轮流接孩子,让工作压力较小的家人,分担大部分家务活等。
- 过份谦卑:一有短消息就第一时间回复,不想让对方等待;朋友热心邀请聚会,不好意思拒绝只能前往。过分谦卑,会让自己的学习计划被迫停止。遇到外因叨扰时,应根据事情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结合自身学习计划,若不紧急,可在完成学习计划后再处理。
- 犹豫不决:每天的生活与工作中,都有许多需要我们及时判断和抉择的事情。过度参考、对比等过程,都是时间在大量浪费的过程。
- 漫不经心:漫不经心的最典型心理是,反正时间还早!所以这里看看,那里摸摸,时间在这种漫无目的、碌碌无为的背后悄然流逝。
- 分不清主次:为了兼顾工作、学习、和生活,每天都在努力协调,但好像没有一样兼顾得突出,生活一团糟。这是很多职场人的现状。所以认识、事情的主次很重要。尽量有计划、有安排的,做到主要先行,次要随行,再次要的选择性随行。
工作后保持学习,最大的挑战就是时间紧张、不够用。想要充分利用有限的空余时间,我们一定要认清自己的时间陷阱,防止掉入时间陷阱。
2、主动做功-(行为)
得到思维启发后,要有及时的行动付出,才能进一步解决,如何让职场人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这一问题。
远离“平衡态”:什么是平衡态?如果你发现你的生活很久没有波澜了,想必你已经掉进平衡态了。
我们极容易陷入“平衡态”。平衡态其实有些类似舒适感,我们都愿意呆在习惯的、熟悉的、适应的状态下。
比如我每天写作2小时,写作水平很大一段时间都没有进步,这就是平衡态;比如我习惯每餐要吃2碗饭,才能感觉吃饱,这也是一种平衡态。
平衡态是一种静止的,没有矛盾的状态。要打破平衡态必须打破静止、产生矛盾。
例如如果我要让写作水平精进(打破平衡态),需要每天逼迫自己(矛盾)写作3小时;我要减肥(打破平衡态),只能忍受挨饿(矛盾),每餐吃1碗饭。
同理,职场人想要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就要依据自己固有的舒适习惯,找到打破平衡态的点,利用矛盾去各个击破,找到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方法。
清空干扰:工作后,虽然学习时间变得更自由,但也正是因为自由,才产生了很多干扰学习的因素。干扰因素分为:
外部干扰——外部的环境干扰,人际干扰。外部环境干扰例如学习环境吵闹,学习场地过冷或过热等。针对这些问题,要在计划内的学习时间之前,提前解决,寻找好家里、公司、或咖啡馆,最安静的角落、提前添置衣物或制冷设备;关于人际干扰,在学习之前,关闭网络,但保持开机。如此一来,既防止有人通过聊天软件发短消息干扰,也不会漏接重要或紧急的电话。
内部干扰——自己不平静,被自己的各种思绪、想法所干扰;工作后进入学习状态时,很难专注,总是会想起那些还未完成的工作,或没写的工作总结等。对此,不妨将计划的学习任务,列成清单,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或是设置闹钟,定时自我警醒。
通过及时的行为,主动做功,是训练职场人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强化过程。
有了思维和行为的铺垫,我们要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能辅助我们更顺利进入学习状态的具体方法。
3、带着问题去学习-(方法)
带着问题(需求)去学习,是最适合职场人的学习方法之一。
- 它的首要好处是可以减少冗余信息,过滤掉无关紧要的其他信息,所有的学习都在围绕着某个问题进行,有利于提高专注度。而专注度不断提高的过程,正是进入学习状态的过程。
- 其次,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内容会在问题中不断被检验,而在检验的过程中,又会滋生更多的周边问题、以及更深层的问题需要去学习。这个反复学习和检验的过程,会让学习状态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固。
- 再次,带着问题去学习,是目的意识非常强烈的学习方法。强烈的目的意识,会支撑我们不断克服困难,进入深度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收获知识体系。而知识体系建立的过程,也是学习状态得到顺利进入和不断强化的过程。
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提高专注度、让学习被检验、以及强烈的目的意识,让学习状态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顺利进入、稳固,并不断强化。
总结:以上是关于为什么工作后学习如此重要的全部内容。本文通过说明原因,找出方向,以及具体如何进入学习状态三个方面,循序渐进的,为工作后保持学习提供动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