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肯拍球怎么办,孩子学不会拍球怎么办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5-30 20:04:35

在自闭症康复训练中,正确使用数据测量可以更直观地呈现干预效果,帮助辅助人员及时调整训练目标,从而最大化地发挥干预的作用。而数据测量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这就要求家长或老师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循正确的方法和准则。

孩子不肯拍球怎么办,孩子学不会拍球怎么办(1)

选择测量参数很重要

在选择测量参数时谨记一条原则:教什么测什么,选择的参数一定要能体现教学目标。它一定要能正确地反映我们想要教导的目标。确定如何测量后,需要在训练的过程中持续地收集数据。原始的数据是一堆数字,但当把数据绘制成进展图后,即使是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家长和老师,也能读懂其中最基础的意思,而专业人员则能看懂更多在数据中明示暗示的信息。最后,根据数据提供的信息,我们对项目做出决策。如果项目进展良好,就继续进行直到达成训练目标;如果项目进展不佳,则要寻找原因,对其进行调整。

很多技能都有多个方面或向度,需要明确知道想要孩子练习并学会的究竟是什么,才有可能在教学中使用正确的辅助。

命名物件

教导命名物件的技能,首先会想到要教导命名的正确性,即看到每一张图片,孩子要能正确地说出物件的名称。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目标,命名的训练也有可能是为了提高孩子对该技能的精熟度,即孩子要既正确又快速地来完成命名的任务。

当孩子已经能正确命名物件,只是反应速度比较慢,那我们的目标就应该是提速。在数据记录的时候,正确性就不是最主要的标准,速度才是这个训练的目的,所以我们会测量孩子在规定时间内能正确命名的卡片的数量。

拍球

教孩子拍球的时候,首先是教会孩子正确地拍。拍球技能的测量一般是根据行为的结果,即在每一次尝试时,孩子有没有拍到球,有没有把球拍到一定的高度。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拍球手势的正确性加入评估的标准里。所以,测量要记录孩子在每一次尝试时是否有正确拍球,然后再计算在总尝试中的成功百分比。

当孩子会拍球后,下一步会让孩子练习连续拍,测量标准会是孩子连续拍了多少个。有的孩子会拍球,但不愿意拍球,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增加孩子的持续运动时间,我们干预的重点就不再是孩子连续拍多少下,而是孩子能持续从事拍球的活动多少时间。

洗手

洗手往往需要孩子完成一系列动作。第一个目标是要教会孩子做这个任务,这时最关心的是任务执行的正确性。需要测量孩子是否正确完成一系列动作中的每一个动作,得出正确反应的百分比。

孩子虽然学会了洗手技能,但只会在成人出现的时候独立做任务,在成人不在的时候分神去做其他的事,而无法独立完成这个任务。这时,我们的目标将是孩子最终能在完全没有提醒的情况下,能从头至尾地独立地完成任务。即训练目标是孩子完成任务的持续性,而持续性体现在孩子在操作过程中是不是需要他人的提醒,所以我们会记录提醒的次数。随着训练的进展,当提醒的次数减少到零时,训练目标也就达成了。

孩子不肯拍球怎么办,孩子学不会拍球怎么办(2)

数据收集的方法

当选择好测量参数后,就要在训练中收集数据。比如需要计算正确反应百分比的,就在训练中记录孩子的每一个反应是否正确;比如训练孩子的命名精熟度,就会记录每固定时间内孩子正确命名卡片的张数。

这里讲的数据收集的方法,并不是指测量本身,而是要讨论是否需要收集训练中全部的数据。换句话说,我们是做连续完整的数据收集,还是做取样收集。

连续完整的数据收集:教导者记录孩子在训练中的全部反应

假设教导者的判断和记录都正确,那么数据也能真实准确反映孩子的学习进展。完整的数据收集正确性高,但也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对于未经过专门训练的老师而言,记录数据会拖慢老师操作的速度,影响操作的流畅性。当然,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也有可能实现完整的数据收集。

另一种经常采用的数据的收集方式是取样:收集每次训练的第1个或前几个回合的数据。有的人把这种数据的收集方法称为冷测试。

目前,对于完整和取样这两种数据收集方法的研究结果还不统一。有研究显示取样数据收集的方法的数据正确性低于完整数据收集的方法,也有研究显示两种数据收集的方法对于孩子的学习进展没有明显影响。

为什么使用完整收集的方法?

■我们要的并不只是数据本身,而要的是正确的数据,这样才能更好地测量和评估孩子的学习进展,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值得一提的是,影响数据正确性的不仅在于收集数据的数量,同时也在于老师的判断。如果老师对于目标行为的定义不清楚,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数据记录当然也会出现误差。

■如果老师不及时记录数据,比如三个回合后一次性记录三个反应,记录错误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同样也会降低数据的正确性。

阅读原文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