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初中,听课时感觉都懂了,知识点都掌握了,一到做题要么就特别慢,要么干脆不会做,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
1.初中是教考分离的,课上讲的题目,卷面是不会考原题的。孩子在课上听懂的其实不是知识点,而是老师的解题思路。
老师在讲解的时候,是带着审题的关键点和突破口,还会梳理好每道题会用到的知识点,课上做的例题,都是老师在思考思考过的,我们只是跟着老师的解题思路,了解他用了什么方法解题、用了哪个知识点。老师也会选大部分同学都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解,更所以基本听课的时候都很容易听懂。但这并不代表着,你听得懂你就学会了。
2.缺乏知识点的延伸迁移能力
课上讲的例题都是知识点最基础,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目的是让你了解该知识点的会怎么样考,有哪些运用方式。基本是不拐弯的,但是中考现在要求考察的是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练习题和考试题中不会出现这种直接的形式,会有更多基础题的延伸和变形,或者和其他知识点结合起来考总综合题。孩子缺少从一道题到一类题的推导总结题型的能力;
那到底有哪些解决方法?
1.课前预习:
课前提前做预习,那么在上课时能够更加听得懂老师讲的内容,能抓的住重点,下课做作业的效率更高。要将知识内化为自己能够运用的东西,才是真正地听懂了,学会了。在老师讲述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做些笔记,不过不要因为笔记耽误了听课,听课和思考才是首位。
2.课后总结
课后需要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老师课上的解题思路重新回顾一遍,或者说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做一遍题目,这样在解题的过程中,才会让自己去思考。
3.足量练习
将课堂学习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或是能力是需要一个训练过程的,而做题就是一个最为普遍且有效的训练过程,经过训练把知识点串起来,考试考的是知识面。练题的时候,要试着类比,找找同类型题目之间的差别,通过总结,更好的理解题目的突破口在哪里,怎么审题,思考,解题,作答;这样更全面地了解题型,更能够掌握出题的规律,考试的时候自然得心应手。
如果孩子做题特别慢,建议家长给孩子准备一本教材帮,这种讲解册里有知识点讲解可以预习用,还有很多例题,让孩子先刷例题再自己做题,效率提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