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记得被“读后感”支配的童年吗?小的时候,最恐惧的暑假作业非读后感莫属了。往往是读书时思如泉涌,等到真的要摊开纸落笔的时候,就半天憋不出几个字来。听说美国孩子的阅读量是中国孩子的6倍之多,那他们岂不是要写一大堆的读后感?
研究了一番后发现,美国孩子要完成的其实是另一项任务:读书笔记。它不同于我们熟悉的读后感,是一种感想和观点的分享,由于一般没有框架和索引,很容易天马行空。而读书笔记则更多的是让孩子在一定的结构框架下,去整理书中的美容,提炼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是特别有逻辑性的一种读书报告。
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籍,我们从外网精心挑选了一系列做阅读笔记的方法和模板(关注阅读第一,后台回复关键字“笔记”获取模板资源),下一次孩子开始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就教Ta用起来!
01
Story Rollercoaster/Mountain
故事过山车/大山
“故事过山车”将故事分为了三大板块,五个模块。
三大板块分别对应了开头、中间与结尾。开头中包括了故事开头出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出现的主要角色。中间板块则包括了问题的由来和故事的发生地点。结尾则是故事的解决方案。(这三大板块就好像过山车的三个部分一样,所以被称为“故事过山车”)
而“故事大山”与“故事过山车”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座大山将故事分为了故事开始、提出问题、故事高潮、解决问题和故事结尾五个部分。
通过填写“故事过山车”与“故事大山”这两张表格,可以帮助孩子们整理思路,更富有逻辑地去看待一个故事,也为未来阅读更加复杂的文章打下基础。
02 联想型笔记
联想型笔记,顾名思义,就是说让孩子们写下阅读之后,他们所能想到的有关的一系列事情。这些有关的事情可以分为与自己日常生活中有关的(Text to self)、与自己曾经读过的故事有关的(Text to text)、与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有关的(Text to world)……
同样,故事中的角色也可能让孩子们产生一些联想。比如故事中的某一个人物的性格可能很像孩子的一个同学,或者像爸爸妈妈们,又或者是某一个名人……让孩子们写下来,并写出理由也是一种加深孩子们对于阅读印象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