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眼中的大青树下的小学像什么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03 06:37:24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的第一篇课文,作为开篇文章,它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三年级也是小学写作的一个起点,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孩子们的写作技巧和兴趣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第一课的时候,不仅要把课文的相关内容和思想情感给孩子们讲清楚,同时,也要教会孩子们怎样从课文当中学习写作技巧方法。这篇文课文主要有两个方面,可以引导孩子们学习并掌握,第一是从句式方面,第二是从具体的写作技巧方面。

《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中排比句比较多,这是我们在教学写作的过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并且需要学生掌握的句式。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除了让孩子们掌握课文原有的句子内容以外,要加强引导孩子们在自己的写作中,怎样巧妙地用排比句式使自己的作文更出彩。比如第一个句式是:“从......从......从......”课文原句是:“早晨,从山坡上,从平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样的句式,就是语文课堂中常用的造句,多引导孩子们练习并给出评价,对说得比较好的同学及时表扬,同学们还可以把经典句子摘抄下来。比如这样的句子:早晨从山坳里,从小河边,从开满鲜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第二个句式同样也是排比句:“像......像......像......”课文当中的原句是:“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样的句式同学们学习的时候还可以引申为这样的句式:上学路上,我向朝阳招手,向花儿微笑,向值周的老师问好。同样也要多给练习的机会,

这是《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中,同学们需要掌握的关于排比句方面的练习,以便于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这篇课文中第二个需要孩子们学习的一个写作技巧就是“侧面烘托”。

关于什么是侧面烘托呢?如果直接和孩子们讲解这个概念,他们是不太能理解的,因此我们就要用到文章当中的实例进行讲解。文章当中有这么一段话:“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的听着。”这一段本身是用拟人的写作手法把植物、动物当做人来写,富有新意,而且又特别有趣,从侧面描写出上课时窗外的安静,突出了同学们朗读的声音好听,学习认真,表现出了这所小学的特别之处。用侧面烘托方法来写就特别的有趣而且生动,如果直接写这所学校的同学认真听讲,高声朗读,就比较平淡枯燥了。侧面烘托这种写作技巧就是我们今后在学习当中,特别是写作的学习当中需要掌握的一个技巧,引导孩子们多多练习,尽量掌握,为自己的作文添砖加瓦。

大语文时代已经来临,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语文素养,也是一种必备的技能。因此,在我们三年级同学刚开始接触写作的时候,老师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要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们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不能只是在你一个学期仅有的几次作文课上去讲怎样写好一篇作文,那样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认为时代对我们的语文老师提出了一个要求:我们在每一篇课文的讲解过程当中,尽量去穿插一些作文技巧的训练,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这个根据你的课堂情况,还有老师的风格去具体合理的安排。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希望大家能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