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写作手法有什么用,怎么判断白描的写作手法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06 01:55:16

牛锐

很多同学写作文,特别是表现人物时,喜欢对人物采用精雕细刻、全方位多方面地描写,认为这样才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但是这样做往往是事与愿违,对人物描写越细,人物形象却越模糊,对人物刻画越多,人物性格却越不鲜明。

其实写人不必要面面俱到,只要抓住最突出的一点,采用“白描”的手法,就能一下子把人物写“活”。

写作点拨

白描写作手法有什么用,怎么判断白描的写作手法(1)

白描,就是用朴素、洗练的笔法,将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白描”一词,源于绘画,是指在人物画中,用墨线勾勒,不着颜色,不加渲染的画法。后人将这一技法借用到文章里,成为一种重要的描写方法。这种方法很少用繁复的形容词和修饰语,笔墨淡雅,甚至并不着色,但形象鲜明,构图真切,让人一看就能抓住特征。

名作举例

很多有名的大作家都是使用白描手法的高手。比如鲁迅先生。他在《孔乙己》一文中,这样描写孔乙己的形象:“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在这段文字中,几乎没有形容和修饰,只有如实写来,笔墨寥寥无几,但是一个落魄的风烛残年的文人活生生地站在读者面前,原因就在于这个人物的特征非常突出,非常鲜明,像穿长衫,却又脏又破,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花白胡子,都是乱蓬蓬的,这些都是穷困潦倒,又不失体面的读书人的特征。作者抓住这些特征,简单勾勒,就呈现出这个人物的形象,给人以逼真的感觉。

再如他的《藤野先生》一文中:“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而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缓而很有顿挫的声音,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就这么简单的几笔介绍,一个学者的形象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也极擅长使用白描手法来写人。比如他的散文名篇《背影》即是如此。作者写父亲的背影,全用白描的手法。作者写作时不借助比喻,不堆砌辞藻,也不用修饰和形容,而以朴实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再现于读者眼前,使别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正如鲁迅先生说,白描则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父亲的背影,对于儿子来说,那是司空见惯的,真是太熟悉了。但这次作者描写的,却不是平常时常见的,而是在特定场合里使他极为感动的那一个背影,那终生难忘的背影。

作者写了当时父亲的体态,穿着打扮,更着力描写了买橘子时过铁路的情形。“父亲是一个胖子”,“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而过铁路时,则“蹒跚地走到铁路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买好橘子回来,“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这里的文字确是传神之笔,勾画了父亲的背影,而并没有过多形容,也不借助于修饰、陪衬之类的东西,只老老实实写当时的情形,却很好地把那感人情景再现于读者眼前了。这就是白描的功力。这种文字,乍一读很平淡,甚至有些拙讷;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真所谓于平淡中见证神奇。

牛锐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