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线上作业方案,给小学学生如何布置在线作业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07 03:31:28

河南经济报记者刘国伟通讯员何晓凡

初寒料峭,心内暖阳。“双减”政策的出台,是一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及时雨”。为推动“双减”工作掷地有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浚县伾山街道办事处杨堤学校师生在居家抗疫,线上学习中认真落实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以新课程标准为方向,通过优化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具有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拓展性的分层作业中,高效学习,创造出一道五彩缤纷的风景线。

作业的设计和实施的质量是衡量课程改革成效的关键尺度,也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与学生的发展也有着十分密切的作用。在“双减”政策下,作业已不仅仅是练习巩固,还包括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综合功能。“双减”视域下,该校教师将作业分为四类:基础性作业、提高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具体如下:

一、基础性作业,聚焦思维有自信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们从线下“双减”转变线上授课批阅。基础性作业是各个学科教师教学时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布置的学习任务,可以是课堂作业,也可以是课后作业,但是在“双减”背景下,这类型作业一二年级必须在课堂上完成,三至六年级也应该争取做到基本上在课堂上完成。该校各科教师依据学科性质,学习情况及学生间个体差异,将基础性作业设计为预习作业和特色作业,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梳理知识,预习知识,从而完成从基础知识到提高能力的阶梯式积累。比如谷老师的体育课,课前的热身运动及最后环节的体能训练就是基础内容作业,而该课的新授的运动技能就是属于重难点内容作业,这样两项内容就组成了学科教学的基础与提高作业。

二、提高性作业,深度学习重能力

提高性作业是各个学科教师为了达到更好的线上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的角度,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布置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具有提高性,分层性、弹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主要是让优等生“吃得好”,让中等生“吃得饱”,让学困生“吃得了”。这样的设计即体现教材内容,也体现了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和开放性的思维,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型作业可以是课堂作业,也可以是课后作业。比如数学赵老师在教授乘法口诀时,把作业设计成一个学生喜欢的德克士儿童自助套餐形式,改变了以往的命令形式,让学生有自我选择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作业,培养学习能力。

三、拓展性作业,丰富积累阔视野

拓展性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入挖掘补充,或系统化创新整理,或找到与生活的切入点去感受和体验生活。拓展性作业与所学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多种创新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成功体验中燃起他们内心求知的渴望,促进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自主学习方式过渡。比如姚老师在语文学习过程“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课外阅读线上分享会、线上讲故事等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拓宽生命的宽度,开阔眼界的广度,延展思维的深度。

四、实践性作业,关注生活提素养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根据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如今信息化,数据化时代,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生活实践是最好的课堂。比如美术课后的“变废为宝”;音乐课后的“家庭音乐会”等等都可以成为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最佳途径。

对学生而言,“双减”是减轻的书包,减量的作业,是捡来的时光,简单的快乐。对于老师而言,“双减”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童年保卫战”,是最有利的保障,最温柔的护航。现在,“双减”与“线上”并轨,杨堤学校的教师们正在积极探索作业优化设计,内容上减量不减质,功能上减负而提质,在落实“双减”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杨堤学子们在居家云学习中,展现个性风采。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