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苦恼于孩子的教育,往往费尽了心机,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逼急了,孩子可能会封闭自己,也可能会激烈反抗,甚至做出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举动!
朋友曾经分享过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一个11岁的孩子,是为何离家出走的故事。
这个孩子是家里的独生女,绝对的掌上明珠,也许是父母相信“女孩要富养”道理,事事都顺着孩子的意愿。据说,孩子从小也很是“争气”,从幼儿园开始就打遍天下无敌手,父母撑腰帮手,狗都躲着走。
7岁上小学后,父母明显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严格管教孩子,大道理唠唠叨叨,孩子烦得很,听不进去,作业能拖就拖,考试打小抄,被老师批评顶嘴,回家玩手机游戏,父母头大得很。
11岁开始追星,迷恋偶像,房间里贴满了各种爱豆的周边,父母看一眼,头昏脑胀,恨的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终于动手打了孩子一顿,从此孩子开始各种撒谎、欺骗父母,不学习,以绝食威胁父母,终于走向了“破罐子破摔”的道路。直到偷偷拿了家里2000元钱,走出家门。
心理学家分析说,如果父母早早明白“破窗效应”,就不会让孩子出现“破罐子破摔”的后果!
啥是“破窗效应”?“破窗效应”本是研究犯罪心理学得出的理论,理论认为环境中错误的现象如果被放任不管,就会让人失去警惕,不但诱使人模仿,还会形成难以改变的坏习惯。
比如:一栋完好的房子,有人故意打碎一扇窗,这扇窗没有及时修补,长时间后,故意打碎窗的人,觉得没人管,窗是可以随便被打破的,他还会继续打破剩余的窗。而在外人看来,这房子是破房子,没人管。
房子好比是规则,打破第一扇窗只是起点,事情为什么会持续恶化?为什么后面会有人不断的打破规则呢?原因在于第一扇窗的破碎,给了后来者心理暗示,诱导他们不断去打破,因为没有惩罚。
试想,孩子是如何利用“破窗效应”打破规则的呢?第一次,孩子用苦恼撒泼的方式,要求父母买玩具时,父母是不是尽量满足了孩子的要求,还低三下气的哄孩子开心。
第一次,孩子摔坏东西,撒谎,逃避责任,父母是不是仅仅一笑了之?
第一次,孩子对他人表现的无礼傲慢,父母是不是用“孩子还小不懂事”当借口?
第一次,孩子与小朋友吵架发生矛盾,父母是不是蛮横无理为孩子找面子,要孩子打回去?
孩子在破坏规则的边缘疯狂的试探,父母却一次又一次视而不见。
直到父母发现,房子没有一扇完整的窗户时,才开始管教,对于已经养成习惯的孩子来说,这种管教来得太突然,双方之间不可避免的产生矛盾,甚至伤害,这种矛盾积累到临界点,孩子就会形成“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
所以“第一扇窗户被打碎”时,必须及时修好它,否则还会有第二块,第三块。
那个离家出走的孩子的后记孩子最终被找回,父母也大大的提高了警惕,不但与孩子促膝长谈,敞开心扉,还在孩子房间里安装上了24小时监控设备,给孩子佩戴了定位手表······。
具体后来如何发展,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