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收笔规律,毛笔书法如何收笔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08 08:32:19

书法收笔规律,毛笔书法如何收笔(1)

一个笔画运行到快结束了,最后那个末尾处,怎么处理呢?这就涉及到一个收笔的问题。

有一个书法家曾经说过,看一个人的书法水平高与低看他如何收笔就知道了。 技术过关的书法家,收笔必是到位的。收笔与起笔比较,往往容易被忽视。许多人只知起笔藏锋之不易,而不知收笔出锋更难。明倪苏门《书法论》谓:“用笔四处不可不留心,出也、收也、转也、放也”。收为其中之一。

一、收笔的几种方式

一是顿 收。这种收笔方法是用笔肚子收笔,行笔至其尾端而反收其笔锋,戛然而止。

二是回锋收笔。笔画末端略提后回锋,把笔画包在点画当中,同样有含蓄隽永的艺术效果。

三是放 收。用一个提的动作,出来一个小小的锋尖。

四是锋尖送到末处而停。不是用力甩出去或者滑出去,是把锋尖送到笔画的末端,显得沉着一些。

二、收笔产生的形态

一是收为圆形,多出现于篆书,隶书,它跟圆形起笔不同,不是用笔尖转一个圈,而是顺势驻笔,回锋收笔,为什么起笔的时候要转圈,而收笔的时候不用?因为笔画写到末端时,笔尖并不在笔画的末端,而是在笔画里面,最后的笔画并非笔尖书写出来的,此时笔画末端自然成圆形或者方形,稍作顿留,提笔回锋即可。

二是收成三角形,多用于楷书,行书。行笔到收笔处自然出锋,或略驻笔回锋即可。

如果要把三角形边线接近直线,则雷顿笔后,提笔,然后用笔尖向右下压笔,再用笔尖回锋收笔。

三是收为弧形,这种写法需要拢毫收锋,行笔过程中笔毫铺开了,到了末端可以用扭绞的方式把笔毫收拢起来,略作停顿,然后一边顺时针转动笔毛,一边像右下行笔,一边轻提笔锋,最后把铺开的笔毫在右下角收拢成一个尖。拢毫收笔,并非只能在右下方,它也可以在其他方向。

还有一种方法是提笔上扬,写出向右倾斜的面,然后折笔下顿,边顿边转,写出完整形态后,回锋收笔即可。

再一种方法是写到末端,把笔杆倒向左边用力一推,这个形态就出来了,然后回锋收笔。

四是方形。写到末端时,提笔,用笔尖垂直下切,写出效果后,回锋收笔即可。方形收笔,除了横竖多用,行书中撇画也经常使用。

五是特殊形状。即收笔后,笔画末端出一个小尖,这个小尖,一般在笔端中间,有时在上面,有时在下面。它是在笔画顿笔收锋完成后,把笔抬起来时笔尖扫出来的,方向看需要什么效果,和连带下一笔需要而定。时这种形态有时也是不小心带出来的,并非刻意为之。

三、收笔要兼顾下一笔画的开始。

收笔不但意味着一画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下一笔的开始,收束得好,不但能使点画形态完满,同时也能使整个字气完神。

因为行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每一点画总是有起、行、收的过程,如果收笔不到位,则下一点画的起笔也势必无从谈起,这就像环环相扣,缺一环,则整个链条就会断。

点画有起结,字有起结,字组有起结,行有起结,这一点要十分注意。

作为字与字关系,末笔不仅起到收束一字的作用,更起到引领下一字的作用,这就要求不仅做到“到头”尽势,还要考虑到下一字的起笔得势。不能简单的停下来,还要为联系下一笔造势,这在草书中比比皆是,有的末笔看似繁琐多了一个弯,实则是为了写一个字方便。大草更是如此。收笔的方向当与下一笔起笔的方向遥相呼应,则自然气脉贯注,笔断而意连。

如果收笔不到位缺的不仅仅是一环,而是每环都有缺口,自然整体零散,满纸狼藉而不可收拾

四、收笔也有藏露、中侧之分

真书收笔以藏锋为主,收笔时藏锋敛锷,将锋收归画中为度,能给人圆融饱满的艺术感受。藏锋收笔,分“轻提、轻顿、疾收”。由于方法不同,产生的笔形也不同。以竖画为例,至收笔时,可将锋向左上微提,然后向下顿挫一二下,再迅速向上反折收之。也可中锋直下,至收笔时向下顿挫一下,使其墨精暗坠,然后向上反折收之,此即垂露法。

收笔时用藏锋,在书法术语中称为护尾。收笔时只有锋藏画中,才能八面出锋,才能使点画完满圆足,而笔势灵活,无板刻浮薄之弊。

出锋者,如挑撇、钩、悬针等,皆由中锋而出。明冯班《钝吟书要》说“侧笔出锋,此大谬,出锋者,未锐不收,褚云:‘透过纸背者也’,侧则露锋在一面也。”

收笔无论藏露,都贵于收,凡藏锋之收笔于纸面上作收势,在书法术语中称“圆蹲直抢”,凡出锋之收笔于空中作收势,在书法术语中称“出锋空抢”。

中锋收笔一可使收笔处隐隐有聚墨痕,给人以一种浑厚而饱满的立体感,显得精气浮溢,点画周至,起讫分明。二是能产生笔力,同发笔时用逆势一样,都是一种反作用的力。好比拳击一样,必须先将拳头收缩,这一拳打出去才能迅猛有力一样。三能产生笔势,势从内出,盘纡于虚。凡字得势,则结构自然妥贴。

蒋骥《续书法论》说:“尝观米老书,落笔飞动,运笔常如跳丸舞器,故灵妙不测,矫变异常,绝不规矩正格,然至末笔必收到中锋。”也是意思

五、收笔关键在于要留得住笔

所谓要留得笔住,即是指收笔时要凝重,有沉着之态。在收笔处要留得笔住,不使其率然飘忽浮滑,特别是一些较长的笔划如垂露、悬针、长撇、捺脚等,出锋时不可作虚尖飘忽之状。不可势尽力竭。要象一个人有十分气力,但只用了三四分一样,十分优裕从容不迫。力要送到锋尖,而笔意有所回顾。正如陈介祺《簠斋尺牍》中说:“屋漏痕,力犹有余,引而不发也。”清梁同书《频罗庵论书》说:“漏痕只是笔直下时留得住,不使飘忽耳。”一语道破了屋漏痕的用笔方法。刘熙载《艺概》也说:“逆入,涩行,紧收是行笔要法。”紧收说起来轻松,其实并不容易做得到位。刘熙载拈出一个“紧”字,强调的是不松懈,即笔力贯注到点画末端,表现出坚实之感。

姚孟起《字学忆参》说:“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所谓“笔能提直”,不见得指笔杆竖直,而是说写一个字,笔锋经过顺逆运动之后,恢复原位,如果笔锋偃卧疲软,那就是行笔出了问题,收笔处当然就无法“送到”了,其力量也就不可能“到头”。

六、几种错误的收笔方式。

其一,有头无尾,顾头不顾腚。下笔时气势不小,而收笔处轻飘无力,虎头蛇尾,“钉头”、“鼠尾”的病笔是最明白的例子。

写行草书时,有时预先估计了点画的相掩盖之处,往往在收笔处草草带过,以为不影响最终的效果,这种自作聪明往往养成点画荒率的毛病。

因为不到头,那么下一笔就是没有来由、信笔书写的。

其二,把每个点画都写成一个封闭的样式。由于篆隶书墨迹的失缺,不少人把“隶书的点写成一个个孤立封闭的,笔笔断而后起,点画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所割裂。

其三,只知运行,不知留驻,无头无尾,或有头无尾,一味萦带。

古代法贴中,每个帖子收笔都十分高妙,值得学习借鉴。如《兰亭序》的收笔千姿百态,或敛锋,或驻锋,或露锋,或破锋,或挑出小尖,或伸出小脚折锋连下笔,圆转出锋继续接下笔……爱好者可以仔细观察,把各种不同类型的收笔找出来,灵活应用到自己的创作里。

总之,凡事当慎终于始,收笔处尤不可苟且,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八字真言,无等等咒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