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词部分学习:
二类字:吃 忘 井 村 叫 毛 主 席 乡 亲 战 士 面
一类字:吃 主 住 以 叫 江 没(会意字)
1.认识新偏旁:
忘的心字底 ,和心有关,
席的广字头,和房屋有关。
2.学习新笔画:
“没”的第五笔横折弯 (要与“几”的“横折弯钩”相区分)
书写时要注意:先横后向下折再右弯。右弯时有弧度,不要写成直角。
3. 了解多音字
没——méi没有
——mò 淹没
4.识字方法
形声字识字法:吃、叫、江、住
熟字比较法:土-士;主-王
偏旁识记法:吃与叫,都是口字旁;忘和念的,都是心字底。
4.书写提示:
吃:6画,左右结构
口字旁的大部分写在左上格。第一笔“竖”写直往内收,第二笔“横折”起笔顿笔、运笔向上稍斜,转角顿笔,往内收。撇的起笔在竖中线右侧。“横折弯钩”在横中线上起笔,折笔沿着竖中线写,弯的弧度要圆润够大。
叫:5画,左右结构。
提醒:第四笔是竖提,不要写成竖折。
口字旁占左上格,竖提起笔位置在竖中线,与口字旁的横齐平,最后一笔坚的起笔要稍高于竖提。
主:5画,独体字。
点在竖中线上,第一横中长,第二横稍短,竖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横最长。
江:6画,左右结构。
三点水写在左半格,比右边高,其中,第一笔“点”和第二笔“点”都是起笔轻、落笔重,运笔朝向左下方,第三笔“提”起笔重落笔轻快。“工”的第一横短,最后一横稍长。整体左窄右宽。
住:7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三横等距,但长短不一。
没:7画,左右结构(本课较难写美观的字)
左右等高,左窄右宽。右半边起笔的撇是短撇,紧靠竖中线,第二笔是横折弯,要与横折弯钩相区别。横撇起笔在中心点上,捺稍长,注意穿插。
以:4画,左右结构(本课的难写字)
竖提的竖要直、提要稍长。中间一“点”起笔略高,写在竖中线上。“撇”的起笔最高,穿插到坚中线右边。最后一“点”要低,保持字的平衡。
5.组词(结合熟字组词)
吃:吃力、口吃、吃用、吃东西、吃不开
叫:大叫、叫好、叫门
主:主人、公主、地主、自主、户主、主力、
江:长江、江水、江米、江河、江口、江东
住:住口、入住、住地
没:没有、没空、没在、没门
以:以后、以下、以上、以为
6. 近义词
领导——率领或带领;想念——怀念或思念;时刻——时常
7. 短语
一个村子 一口井 一块石碑 挖水井 立石碑
二、课文部分学习
(一)基础
1. 第一小节交代了地点——瑞金城外叫沙洲坝的村子,人物——*,时间——*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
2. 第二小节,就“很远”一次,展开想象,理解乡亲们吃水的困难。
能用“因为”“所以”的关联词,说出为什么*要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井。
3. 第三小节,联系生活,用“不忘”和“时刻”分别说一两句话。
4. 明确课题中“吃水人”、“挖井人”分别是指谁。
5. 全文赞美了*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品质,写出了乡亲们对*的感激之情。也让我们懂得了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感恩,懂得珍惜。
(二)拓展
1. 本文背景介绍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江西沙洲坝严重干旱。但因为听信风水先生沙洲坝为旱龙脉的说法,村民们怕对子孙不利,宁愿到脏水塘或小河里挑水喝,也不愿意挖井。,
1933年4月,临时中央政府迁往沙洲坝。*发现当地的用水难题后多次尝试解决。后来发动群众做思想工作,破除他们的封建迷信思想,并带领战士和村民挖出了一口直径1.7米、深6米左右的水井,让沙洲坝人告别了喝脏水的苦日子。
2. 石碑立好后,人们站在石碑前会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想象文中乡亲们吃水前后的心情,表达对*的感激之情。
3. 相关成语: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4. 相关诗文
井赞——*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5. 生活中,看到哪些事物,你会想到*?
(天安门悬挂的照片、人民币上的头像……)
6. 生活中,我们要感激哪些人呢?用课题的句式说一说。
穿衣不忘做衣人;吃饭不忘种粮人;写字不忘造纸人;团圆不忘保国人……
7. 课文同步拓展——读伟人故事,感悟伟人魅力
读一读《亲手干才算是自己的劳动》、听一听歌曲《红井水》。也可以读一读*的其它故事,以及*的经典诗词,感受他的伟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