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了解一个历史故事,又知道一个“凿壁借光”的典故,增加学识,增长见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请看我的文章吧:
匡衡,字稚圭,是西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后来官至丞相。
匡衡的家世代务农,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穷苦日子。但是,到了匡衡这一代,出了匡衡这一颗好苗子,他聪明伶俐,十分好学,他凿壁借光,勤奋努力。匡衡经过了九次考试,终于考中了丙科,鲤鱼跃过了龙门,匡衡成为了一位低级官员,改换了家族的门第,由庄户人家进入士大夫阶层。
据《西京杂记》记载:匡衡小时候聪明伶俐,勤奋好学。那时候没有造纸术,也没有印刷术,一般的书是写在竹简上的,所以很宝贵。匡衡家是普通农民,买不起书,怎么办呢?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匡衡打听到,家乡有个大户人家,家长的名字叫文不识,家财万贯,家中有很多藏书。匡衡就主动到他家去做雇工,声明不要报酬。文不识听说后,感到很奇怪,就问匡衡为什么不要报酬呢?匡衡说:"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我希望能得到您家的藏书,都通读一遍。"文不识听了,深为感叹,认为匡衡是可造之材,就把书借给匡衡读。
匡衡白天抽出时间来读书,晚上的时间也不想浪费,但是,他家中没有蜡烛照明,怎么办呢?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啊。匡衡发现,他家的邻居家有灯烛,每到夜晚,他家总是烛光明亮,但光亮照不到他家。于是,匡衡就想了个办法,悄悄地把墙壁凿了一个洞,让光亮可以透过来。匡衡晚上就坐在那里,借着透过来的光读书。
他的邻居也是一户乐于助人的好人家啊,知道匡衡是在借光读书,就听之任之,一点也不担心泄露隐私。
就这样,匡衡把问不识家的藏书都读完了。有了这个基础后,匡衡又拜了一位博士为师,学习《诗经》,有了名师指导,再加上匡衡刻苦努力,博览群书,最终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成为能够讲解《诗经》的权威人士,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来。匡鼎来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和忧愁。"匡鼎"是匡衡的小名。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浓缩成"凿壁借光"这一典故,用来比喻家虽贫却刻苦读书学习。这个典故还被称为“凿壁偷光”、“凿壁借辉”等。
附《西京杂记》原文: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屐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在前进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肯定会遇到各种曲折、阻力、磨难,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外因。当你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加上辛苦的汗水,克服了这些不利的外部条件,那么这些外因就会促使你进步。
但是,如果你克服不了这些困难,那么这些外因就会阻止你前进。就像王安石的名篇《伤仲永》里的方仲永,很有天赋,“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后来“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最终“泯然众人矣。”多么可惜、可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哲学道理,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根本原因,外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请关注我,既能了解一个历史故事,又能知道一个典故,增加学识,增长见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凿壁借光”这个典故,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好友们分享、讨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