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老的版本的应该是80年代初的(见上图),我们从出版说明中,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即使是作者,也是强调了英语学习的一个基本的顺序或是方法:听说——读写,而不是那篇鸡汤文中提到的——背诵。
Nothing should be spoken before it has been heard. 听到的再说
Nothing should be read before it has been spoken. 说过的再读
Nothing should be written before it has been read. 读过的再写
新概念的缺点
作为一本已经在国内畅行了快60年的教材,优点我觉得就不用多去赘叙了,我就说下我认为的几个缺陷吧!而这些缺陷,我认为恰恰是不太适合学龄阶段的孩子去使用新概念当教材的。
1、配图陈旧,不适合给学龄阶段的孩子去理解
图片黑白,构图老旧,从审美角度来看,也许别有风味,但从语言学习来说,会有图不达意的感觉。
因为考虑到孩子的审美,所以才有后来的青少版本,但是青少版本和经典版本的新概念,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2、内容老旧,翻译有错误
这恐怕是新概念英语最难以摆脱得硬伤了。语言本身就是鲜活的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推进发生很多奇妙的变化,况且学语言并不只是为了学语法和修辞,更重要的是学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最新的一版已经97年版本的了,很多知识点由于没有更新,导致已经过时或错误。比如硅谷这篇文章,garage start-ups被翻译成汽车间起家,而现在大家都知道苹果公司最早是从车库创业。
3、文章内容过时,没有与时俱进
1997年新版教材中,已经注意到文章过时的现象,并进行过修改。比如第三册的61课Automation,被新版的Predicting the Future所取代;第四册第5课旧版Gorilla,换作了Youth。而今天,时间又过去了20多年,课文当然又会有过时的了,比如第四册Lesson 4 Seeing hands(能看见东西的手),属于伪科学盛行时期的产物。
4、编写方式不适宜孩子的学习
“新概念”教程的编写,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 英语是一个体系,可以分解为语法规则 和 词汇 (再加类似900句这样的情景句型)。通过这些分解后的“知识点” 循序渐进式学习, 孩子可以构建完整的语言体系。其背后,主要依据的是所谓的 “语法 - 翻译” 学习法。
家长们不妨观察一下,连自己的孩子的课内英语教科书,基本上都开始了从自身到外围扩散的主题式编撰方式,每个单元每节课都围绕一个主题或者知识点去讲授,相比新概念,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所以说,新概念是一套经典的英语学习资料,在当年那个语言资料匮乏的年代确实可以看到其独到之处,但是它从来就不是一本适合给学龄段孩子,尤其是低年龄段孩子去学习的英语学习资料。
大家再想一想自己当年学习的语文书,和孩子现在的语文书,连我们的母语学习教材都是与时俱进,为什么我们的英语学习不能跟上时代呢?
孩子学习英语用什么教材?
在描述了半天之后,大家可能会问:既然你说新概念不好,那么什么好?
其实答案非常简单:适合孩子的教材就可以,是哪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
新概念的作者给出了他对于语言学习的理解,在现在看来,都非常正确。
学习语言不仅是为了学一堆规则和整一大堆词汇,而是运用,学的好不好,是看你用的好不好,而不是你知道多少。
英语本来就是通往精彩世界的大门,多一份“坚持”,就会少一份“热情”。在学习这件事上,最宝贵的是孩子的内驱力,“坚持”和找对方法才是最大的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