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个志愿怎么填?
考试院有几点重要提醒
6月29日开始,考生开始填报志愿。浙江省高考实行分段划线、填报志愿和录取。
普通类分两段录取,根据高考总分高低,一段线按实考人数60%划定,二段线按实考人数90%划定。另按实考人数的20%划定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用于强基计划、军校等提前录取或特殊类型招生的招生录取。
投档录取时,分段根据志愿顺序依次进行,每段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不少家长看到这个数字,就觉得有些头晕。确实,不掌握志愿填报技巧,很可能会陷入误区,甚至遭遇滑档风险。
这两天,考生正在进行网上填报志愿模拟练习。浙江教育考试院去年高考后发布重要提醒,填志愿要注意几点要素:
先看成绩高低,这是考生被录取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院校的层次和专业去向;
再看院校情况,这决定了考生到哪里学习、与哪些人一起学习、学些什么,所以要看院校历史、地域,也要看综合办学实力;
专业是考生志愿选择的核心因素,要选自己喜欢的且符合院校选考科目范围的专业,还要同步考虑就业等。
这80个专业平行志愿,投档依据考生位次、志愿顺序进行。计算机对考生所填报的80个志愿依次进行检索,先检索第1志愿,符合条件就投档,不符合条件立即检索第2志愿,依此类推。一旦检索到符合条件的志愿并投档,后续志愿失效。对考生来说,精心安排志愿次序非常重要。
一段线上考生如果无法被所填报的志愿录取,将与二段线上考生一起再次填报志愿。因此,考生要尽量选报足量志愿,保持较大的志愿梯度,至少分三个层次,并有一定数量的“保一保”志愿进行充分保底。要注意院校专业选考范围要求,比如未选考物理等科目的考生选报专业志愿范围相对较小,要特别注意理性选择,合理定位。
专业的选择很关键
有热门专业就业时成了冷门
专业是考生志愿选择的核心因素。怎么选专业,主要是两点,一是兴趣,二是就业。选自己喜欢的同时,也要考虑未来就业的情况,比如某些专业毕业后,可能在哪些行业工作。
“现在全国高校各种专业成千上百,有些专业名称接近,但其实相差很大,我们家长真的搞不太懂,又怕耽误孩子,有些难。”一位高三家长说。
一位教育圈业内人士举了个例子,说人工智能、计算机、信息技术、信息管理,听起来都和计算机相关,感觉差不多,其实差别很大。“关键是热门专业越来越多,有些普通院校的办学水平一般,也在开这些热门专业,其实是在凑热闹。”
一位高考志愿填报专家说,考虑专业时,选择重点大学的普通专业,还是普通院校的特色专业,以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不能一概而论。考生要选自己喜欢、符合自己个性特长的,并且还要符合院校选考科目范围的专业,否则院校档次再高也不选报。
“尤其是专业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关,有的专业报考很热门,但到了就业时却成了冷门,需要理性判断。”这位专家说,比如前些年很热门的金融学,这两年就业遇到一些困难,“因为不少高校开这个专业,毕业生人数在增加,但整个行业里,银行、证券等在裁员,就业岗位少。有个家长来问我,浙大城院的金融专业毕业,想进一个信用社,都进不去。”
海外学校认可高考成绩吗?
很多家长做好两手准备
每年高考结束后,留学机构都会迎来一轮咨询的小高峰,家长问得最多的就是:高考后出国还来得及吗?特别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海外大学开始认可高考成绩,更是给家长和学生多了一个选择。
很多家长做好了留学、高考两手准备——如果高考发挥稳定,可以选择一所国内优秀高校就读;万一发挥失常,可以先读国外大学的预科课程,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补齐学术能力,提高英语成绩,然后就读国外本科。
目前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院校均已把高考成绩纳入申请材料范畴。
以英国高校为例,今年5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宣布开始接受国内高考成绩申请英国本科。从目前趋势来看,已有超过40所英国大学认可高考成绩,包括剑桥大学、杜伦大学、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
一位留学机构的课程老师表示,很多国外高校在申请时,不需要提交语言成绩。所以,学生可在高考后一边准备语言成绩,一边申请学校。这些学生虽然之前没准备过留学,但经历过高中三年学习,在学习规划和知识储备上有较大优势,经过高考洗礼,心理更成熟。因此,高考后选择留学,时间上来得及,能力上也有优势。
本次活动由深耕国际教育27年的国内头部教育机构新通教育承办。6月24日咨询会现场,会邀请一批著名海外高校到现场,为有留学意向的家庭梳理高考后留学的路径规划。
2023都市快报高考志愿填报&全球升学公益服务活动现场,设在杭州市拱墅区长乐路 29 号 杭州运河文化发布中心 5 楼发布大厅。
现场,我们还邀请了国内知名院校招生老师及各地教育考试院专家开设专题讲座,解析2023浙江高考志愿填报技巧,为考生和家长出谋划策。
此外,参加公益咨询会的家长或学生,可以免费获赠一本由都市快报出品的《202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内含最新的省内外高校招生信息,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全面合理的志愿填报策略。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参加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