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字怎么写才能好看,初中生的字怎么写好看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15 02:08:46

1.引言

中学生写好汉字是非常有必要的。写好汉字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有非常大的帮助,学生书写的速度和书写的美观度。有利于学生的分数提升。思想准确传达。同时,也得到同龄人的肯定以及老师的肯定。

中学生好字书写。相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比较大的不同。首先,书写的内容比较多。其次,所运用的汉字也更加丰富。对审美也有更大的要求。

那么中学生书写。既要满足书写的速度,又要满足书写的美观度。就一定需要适用于中学生书写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今天我们来向这么一位中学生学习他的书写方法。这位中学生刚上初二长得比较帅气,为人大方,与同学都比较合群,同时也是很善于帮助其他的同学。他是来自于农村家庭,他的父母为了供他上学已经都到外地打工去了,所以他的生活起居都靠她自己打理,学习也靠自己主动,并不像很多城里的学生需要家里的家长督促监督才能更好的学习,但是他作为农村的一名学生,经济并不是那么宽裕所以获得的学习资源也就不会那么丰富。那么这位同学是如何做到既能把字写得很快,又能把字写得很好。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2.写字背景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这位中学生是来自贵州凯里黎平县的一位中学生。 他今年13岁。身高1米65。阳光帅气,活泼开朗,非常爱画画,闲着没事拿着写完的作业本对照着各种的景物乱涂乱画。这也是他的生活和学习的一个部分。

中学老师对学生的作业书写更多只是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并且要求速度要跟得上。不然在考试是做不完试卷影响考试成绩的分数。并没有过多的讲解如何把汉字写美观,如何把握汉字美观的基础上,提高书写的速度。

从而他也就不可能把字写的很漂亮。为了追求书写的速度。字写得越来越差。并且有很多字都看不清楚是写些什么。这也是普遍中学生书写的情况。

有一天下午,他正拿着他的作业本在教学楼的阳台上绘画。他们学校的一位美术老师从他身边路过。看到他的绘画功底很不错,但是在上面写的字很差,几乎看不出来是写些什么。于是那个老师就拿起笔在他的作业本上画起了一副书写汉字法的导图,并且细心的跟他讲解了这个汉字快速书写的方法以及如何把汉字写好的一些技巧。

从那一天之后。他根据那位美术老师给他画的那份导图。运用那份导图的练字方法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运用。从书写的美观度和书写速度上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改变了他以往的书写习惯。他的作业以及试卷书写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语文老师,数学老师。以及生物化学物理老师对他的书写给予极高的评价。同时把他作业作为班级或其他班级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也就成为了他们学校的书写小名人。

他们学校为了让全校学生书写水平都有一个整体的提高,就找到了他并让他把书写的方法分享给全校的学生。于是他就把那位美术老师给他画的书写导图献给了学校。学校老师把那张张书写导图拍成照片贴在了学校的公共区域。以便全学校学生参观学习。

我也是有一次去黎平县旅游去过他们中学。看到光荣榜上有那么一张特别引人注目的照片,而这张照片就是以供整个学校学习的练字导图。

3.学习导图

这张导图上面的内容是:写了一个“江”字。比较工整并且非常美观。接着后面就是写了40遍的江字,而这40遍的将字书写的一个变化是越写越差,越写越不像一个江字。接下来的内容是同样的江字,写得非常美观。 后面紧接着是6遍江字 ,从第一遍江字到第六遍江字书写的变化,第1遍是最差的,第2遍稍好一些,第3遍是最好的。第4遍也是最好的。第5遍稍微差一些,第6遍也是稍差一些。但是从笔记上可以看出来第3,4遍书写稍微慢一些,但第5遍第6遍书写时是速度非常快的。同时上面标的有箭头。箭头上面写着:观察、书写、对比、改正的字样。我站在这张导图的前面看了一会儿,我终于看明白上面告诉我们的书写方法是如何让这位学生成为了他们学校的小名人。


初中生字怎么写才能好看,初中生的字怎么写好看(1)

4.写字方法导图窥探

从这张导图,我为大家分析一下。写40遍江字的这部分内容。大家也明白,写的数量是非常多的,但是质量非常糟糕。后面虽然只是写了6遍。但是书写的准确度和美观度都达到一个非常高的一个要求和标准。同时也达到了相应的书写速度。因为第1遍是比较差的。那些差的原因是什么?在第2遍书写时就把它更改过来了。那改到第3遍的时候书写的美观度就达到了很高的一个程度。那第4遍是巩固这样的一个书写。而第5遍第6遍是快速的书写,在书写过程当中依然比较精准的掌握到汉字书写的结构特征。

初中生字怎么写才能好看,初中生的字怎么写好看(2)

5.总结

写一手好字,轻松快速的写出一手好字,那是需要方法的。而这个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少写多对比。你学会了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