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人教物理运动的快慢,八年级物理简单的机械运动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16 01:51:07

物理中单位是参与运算的,因此速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

八年级人教物理运动的快慢,八年级物理简单的机械运动(5)

从上面的运算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物体在2s内运动了10m,而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也就是说我们通过“速度”这个概念,把所有物体的运动快慢全部转化为该物体1s内走了多少路程,从而比较运动的快慢。这也就是说速度能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本质原因是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且这个相同时间还是单位时间。

举个例子,A物体的速度为v₁=5m/s,B物体的速度为v₂=6m/s。也就是说A物体1s能运动5m的距离,而B物体1s能够运动6m的距离,自然而然就是B物体的速度大了。而且通过速度还能具体知道B物体比A物体快了多少,因此我们说速度能够更精确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还有一个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km/h),这是生活中的速度单位,也俗称为“码”,两者之间的转换关系是:1m/s=3.6km/h。对于这个换算关系,我并不建议去死记硬背,而是应该学会推导,不仅能提升运算能力,还能加强对物理单位的理解。

八年级人教物理运动的快慢,八年级物理简单的机械运动(6)

四、速度的理解——能力和结果

在物理中,有一类题目理解起来难度略大,让很多同学感觉本来还学习得不错的知识点,一旦遇到这类题目,瞬间就蒙了,原来已经学会的知识点也被干扰了,今天我们以速度为例讲解一下这类题型。

题目的大致表述:一个物体甲,其运动的路程越大,其速度就越大;或者甲物体运动所花时间越少,其速度就越大。

很多学生一看,感觉没毛病呀。其实里面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在初中物理中,我们会学到5个物理量,它是由公式计算出来的,但是并不由公式决定,速度v就是其中之一。

举个例子,一辆自行车在地面上运动,自行车的速度怎么求?是拿自行车运动的路程除以其运动的时间;同样,一辆法拉利也在地面上行驶,法拉利的速度仍然是拿法拉利运动的路程除以其运动的时间。但是无论是自行车的速度还是法拉利的速度大小并不取决于路程(s)和时间(t)这两个物理量。而是取决于其本身的性能,从出厂的那一刻起,自行车就注定在速度上干不过法拉利了。

物体的速度实际上是由物体的“性能”(高中会学习)决定的,而和路程、时间没有关系,因此对于一个物体而言,“路程越大,速度越大”或者“时间越短,速度越大”的说法就犯了一个逻辑性的错误。不是路程s和时间t决定了速度v,而是速度v最终决定了路程s和时间t。

这个时候可能很多学生会说:那把逻辑错误改正过来,说成“速度越大则路程越大”或者“速度越大则时间越短”对不对呢?很抱歉,也是错误的。为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速度类似于“能力”,而路程和时间则类似于“结果”,能力是不能等同于结果的。有某一方面的能力,带杯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最终才能达到预定的结果。其实速度和路程及时间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八年级人教物理运动的快慢,八年级物理简单的机械运动(7)

物理中,如果两个同一个公式中的两个物理量想要具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就必须要控制变量。比如在公式s=vt力面又三个物理量:路程(s)、时间(t)、速度(v),刚才我们分析了,从逻辑上说是速度决定了路程和时间。但是如果我们要说速度v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必须要控制时间t不变;同理,要说速度v和时间t之间的关系,必须控制路程s不变。

有A和B两个物体,当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相同时,则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大;速度小的物体运动路程小。当两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时,速度大的物体所花的时间短;速度小的物体所花的时间长。

只有这样说才是对的,大家明白了吗?

五、匀速直线运动

上篇文章里,我们对机械运动进行了分类。其实按照速度也可以把机械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如下图所示甲中的小汽车做直线运动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它的速度是不变的。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八年级人教物理运动的快慢,八年级物理简单的机械运动(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