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吧,不管是家庭作业还是假期作业都害人不浅,有的妈妈为了孩子不受苦,自己不受“迫害”,孩子未上小学就已经在提升自己了。(此处是不是应该有掌声呢)
暑假作业最让人痛苦的其实是:学生写了两个月,老师写上两个“阅”。
(小学生:我们辛苦写的呢!宝宝有小情绪了!)
尹建莉老师说过:学生本来是不需要家庭作业的,尤其是小学生,根本就无需坐在书桌前面,每天按时按点的去写这样一种东西。
对于孩子不写作业,家长放不下作业崇拜的问题,我们的马儿老师是怎么看的呢?
尹建莉父母学堂高级辅导员 小马
见不得孩子不写作业,放不下作业崇拜,因为你还没有欣赏够啊,别着急放下,越着急越放不下。
比如我们崇拜一件东西(先不要管是啥东西),我们是不是会一直拿着不放,一直研究啊,研究明白了就愿意放下了,没研究没明白,就继续拿着嘛。
想打开孩子的内动力,首先你自己先去感受自己的内动力是如何被激发的,在这之前,只管给孩子提供孩子所需要的,然后多欣赏肯定孩子就行了。日常中,多以请教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减少以“引导”和“教育”的方式去“帮”孩子。那往往都是控制和焦虑伪装的。
紧张浮躁,让你在恶意的想象中编自己觉得配得上紧张和浮躁的剧情,感觉让我们去找和它匹配的想法,念头,并且信以为真。
有妈妈说:我的焦虑情绪经常会让我把不好的事情和我的儿子匹配,比如我看到地铁安检人员,我就想,娃不好好学习以后就要去干安检,我越是不想这么想,越是控制不住自己。
对于这位妈妈的情况,很多妈妈可能都有过,我想说:目标和过程不冲突。目标是放下,过程是拿着玩够了,自然就放下了。没玩够,今天放下了,明天又偷偷拿出来玩,然后还以为自己没在玩,已经放下了。
这其中有主动的玩和被动的玩,两者区别很大。
就像一个球,我们主动玩它,我们就可以拿在手上好好的玩,想往哪打就往哪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