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学的基本特点是哪六点,幼儿教师最常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7-06 11:33:38

我们通常所说的“促进教师发展”,特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虽然,教师需要通过师范院校和考取教师资格证,本身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才能够从事教师这个行业。事实上,进入教师这个行业是有一定门槛的,不是说你拥有大学本科、硕士或博士学位就能够从事教师职业的。因为教师这个职业,需要有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科的教法技能才能够胜任教师职业的。而我是从事学前教育行业的,并且正处于“十三五”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阶段,今天就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

一、教师的专业标准是什么?

如果我们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首先要了解教师的专业标准是什么。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专业标准大同小异,比如总体要求、师德规范等要求都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就有比较详细的区分。例如,幼儿园的教师就可以参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这个文件比较好找,有兴趣的可以去查阅一下。

2014年9月的教师工作大会就提出“四有好老师”的要求:“有道德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这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而教师的专业标准,主要还是体现在四个方面:师德为先、儿童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而我们需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就需要研究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知识是理论的体现,而专业能力则是对教师实施开展教育活动的体现了。

二、教师的工作特点

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特点,每个阶段的教师都有其不同的工作特点。以幼儿教师为例,由于幼儿年龄小,越需要教师采用适宜有效的方法来引导。所以,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基本上包括:保教结合的整体性、教育对象的稚嫩性、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多样性、教育行为的示范性、工作过程的创造性。所以,对幼儿教师来说“幼教无小事”,对幼儿来说,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也是幼儿园生活的最重要的内容。

三、教师的工作内容

很多人误解教师就是上课、备课,幼儿教师就是照顾孩子吃喝拉撒睡,每天吃好玩好就行了。这是外行人对教师职业的误解。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有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幼儿教师为例:生活护理、常规培养、过渡环节、环境创设、安全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区域游戏活动、户外活动、家园共育以及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工作。而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工作,就包括了:参加培训、学习、教研、课题等相关的内容。只有掌握了教师的具体工作内容,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究竟要掌握什么样的具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四、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对教师发展阶段有多种划分办法,不同的专业理论有其不同的专业解读。比如:新手型教师、成长型教师、骨干型教师、专业型教师,就是一种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每一个阶段的教师,都有其共性的问题和规律。

例如,刚从师范院校毕业到工作5年左右的老师,我们通常称之为新手教师,新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目标的把控和教学层次的掌控。而这个问题对成长型、骨干型和专业型教师而言都不是问题。所以,我们对教师专业的发展一定要划分层次,根据不同层次来帮助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此外,还要依据教师不同的特点来规划发展。有的教师擅长于实践,有的教师擅长于创新,有的教师擅长于研究,所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我们要扬长补短,发挥长处的同时补短板。

结语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师职业的必经之路。正是因为教师具有专业性,才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社会价值的认同。我们渴望让教师全方面发展,但事实上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上,我们更应该理性地看到: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专业需求,不能一蹴而就,以偏概全的走流水线形式来培养教师。同时,教师的工作过于繁琐,甚至很多教师并没有太多精力能够放在教育教学或自身专业发展上,所以教师也应当适当减负,毕竟儿童才是真正的受教育对象,只有教师能够把更多精力放在学生身上,教师的专业能力才能逐步提升,教育的质量才能逐渐平衡。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