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蛇添足
——节奏对表达的影响
“椿芽好吃,采椿芽却苦了父亲,树太高了。父亲爬到猪圈的房顶上,拿一根长杆,杆头绑一把镰刀,尽管如此,有一大半的椿芽还是够不到。后来,香椿树下长出几棵小树,母亲掐了它们的顶芽,让它们低矮而多分枝杈,才解了父亲走壁飞檐之苦。”
上面这段文字引自拙作《两棵椿树》,飞檐走壁是一个惯用的成语,“飞檐”与“走壁”构成一个并列结构。就词意来讲,“飞檐走壁”与“走壁飞檐”没有什么差别。既然没有什么差别,那么,我舍弃惯用的“飞檐走壁”而选择“走壁飞檐”,是不是有一点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的意思呢?
飞檐走壁,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而“檐”是二声,“走”是三声,它们之间的衔接会很自然,再加上飞檐走壁又是一个惯用语,读起来节奏会很快,本身就给人以身体轻捷、窜高伏低、来去如风的感觉。若用“飞檐走壁”,与后文“之苦”不协调,也不能很好地体现文章的意图——表现父亲采椿芽的艰难。
而用“走壁飞檐”则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壁”是四声,与“飞”的衔接不自然,再加上“走壁飞檐”不惯用,读起来就会有磕磕绊绊的感觉。而这种磕磕绊绊与后文“之苦”恰恰是协调的。
从文意上讲,父亲确实是在走壁、在飞檐,只是他走得战战兢兢、飞得异常艰难。而飞檐走壁所表达的身体轻捷、窜高伏低、来去如风的武林高手,是对父亲的反衬。
从节奏上来讲,“走壁飞檐”的磕磕绊绊,是对父亲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正衬。
从文意和节奏两个角度,通过一反一正两方面的衬托,父亲采椿芽的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