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妈妈将自律表拿出来给父女俩展示
事实上,尽管妈妈给父女布置了任务,但是对他们俩来说,并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因为平时都懒散惯了。于是妈妈将提前购买好的《儿童成长自律表》套装拿了出来,让父女俩结合那里的做事目标去分别对应列清单。
到了下周末,妈妈再次组织召开家庭会议,三个人分别把自己列时的做事目标和作息时间表拿了出来。妈妈让父女俩去观察哪一份做的最好,以选出来采纳应用。父女俩认真看了半天,最后把妈妈做的两份选中了。他们哪里知道,妈妈其实早就用心在制作这两份表格了。
制定家庭生活作息时间表后的执行1、初步适应有家庭生活作息时间表和儿童自律表约定的生活。
制定家庭生活作息时间表本身不是难事,但在执行起来却需要下很大功夫,因为每个家庭成员都要重新调整和改变原来的生活模式,由原来的松散式生活,进入有相对约束的状态,每一个人都需适应一段时间。
2、每个家庭成员进入有序生活节奏后的变化。
(1)妈妈变化。原来过多承担家庭责任,现在需要把部分责任交给具体责任人,不要动辄越位,一旦参与过多,又会回到原来的秩序混乱状态,让其他家庭成员当旁观者,养成习惯性懒惰。
(2)爸爸变化。以前忽略承担的责任,现在应该本着对妻子负责,对子女教育负责的态度回归本位,把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抛弃,真正成为家庭的核心。
(3)孩子变化。由于缺乏自控能力,好习惯需要父母持续性培养,在真正把孩子好习惯培养巩固定型放手独立之前,都需要父母的陪伴与监管,尤其是需要每天坚持使用《儿童生活自律表》,同步对孩子进行时间意识的管理训练,会发现孩子秩序感慢慢就建立起来了。
3、事例观摩
放学路上,妈妈和女儿边走边聊天,妈妈问女儿:“宝贝,你从现在到晚上睡前,有几件事要做啊?”
“妈妈,我不是有了儿童成长自律表和作息时间表了,为何还要问呢?”
“妈妈在考你,看作为好孩子,你是否能说得清楚自己这段时间里都哪些事要做啊。作息时间表贴在墙上,那是死的,但里面的内容却是需要记在脑子里的哟。”
“噢,我想想啊,第一件回家后放下书包,换上拖鞋。第二件是洗手,吃点水果或者点心。第三件是写作业。第四件是吃晚饭。第五件是看动画片。第六件是和你楼下活动散步。第七件是睡前阅读。第八件是洗漱和准备熄灯睡觉。”
“哇,宝贝,你排列的太棒了,每一件事前都有序号,真清晰呢,太了不起了。”
“妈妈,这些不都是以前你教过我的吗?”
“宝贝,你能这么清楚地说出来,也让妈妈大吃一惊呢,我以为你还得花一段时间才能很流利地说出来,看来,妈妈太小瞧你了。那你还能说说,每一件事大概安排在哪个时间段里吗?”
女儿一件件地列出时间段,听的妈妈直竖大姆指,还时不时来点惊呼,再看女儿,显得特别自豪。回到家后,妈妈鼓励女儿自觉去做时间的小主人,女儿很认真地逐一完成。
总结分析:上面事例中,是家长引导孩子关注事件与时间的场景,没有直接下达指令,而是结合平时生活作息时间表中规定的内容巧妙引导,让孩子带着兴趣参与互动交流,主动思考。只要家长引导得法,孩子思维极易活跃起来,将交流的内容记在大脑里,多次强化记忆,让孩子逐步产生敏感的时间意识,以及自我安排做事的意识。
结束语:这篇文章通过引入《儿童成长自律表》,让孩子通过直观的视觉观察与生活内容紧密衔接起来,从而使孩子真正抓住做事目标。再将目标列入到生活作息时间表里,就会发现孩子做事由原来被动变为主动了。而家长也由过去总是不停地催促孩子,变为现在只要引导孩子关注目标,并鼓励孩子去自信地落实目标,自然就化被动为主动了。通过上面的介绍,家长是否发现,原来我们曾经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育儿绝没有那么复杂哟,只要你重视学习,重视科学育儿,就一定会很享受与孩子每天在一起的时光,不断培养孩子自我管理时间和有目标做事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