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有一节制造肥皂,我们初中时候说需要油脂和火碱,那么在古代真的能制造出肥皂吗?没有肥皂大家又是如何洗澡洗衣服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没有肥皂的,但勤劳聪明的华夏民族岂能被肥皂难倒,中国历史上从先秦开始就有了沐浴的习惯,朝廷更是有休沐日,也就是休息沐浴,证明我们中国人是爱干净的。
没有肥皂如何洗衣服中国古代妇女开始的时候就发现在潭水中有一种白色结晶的东西,是可以洗干净衣服的,如果衣服有了油性的污渍,用清水是洗不干净的,但加了这种白色的东西就能去油渍,其实这种白色的东西就是“碱”。
后来到了唐代,人们发现皂荚树上的皂角也是可以去污的,相比于潭水中的碱,更卫生,更加的方便保存,于是她们把皂角磨成了粉末,用的时候随时取一点,用皂角沐浴后更有一种淡淡的香气,于是皂角这种东西就用了很多年。
但这两种东西并不是哪里都有,没有皂荚树的地方怎么办呢,穷人怎么办呢?大家放心,中国的劳苦大众总能想出便宜又省事的办法,那就是草木灰,周代《礼传·内则》就记载草木灰洗衣服的,原理其实也是其里面含有碱性物质。这里多嘴一句,大家吃的兰州拉面为什么那么劲道,其实就是因为兰州拉面是碱面,正宗的兰州拉面里面含有蓬灰。
其实科学的进步从来都是偶然中带着必然,牛顿被苹果砸到脑袋很偶然的事情吧,但即使没有牛顿,在科学进展到一定程度上,也会有人思考为什么苹果只往下掉。
其实肥皂也一样,据传说有一位欧洲的厨师在做法的时候不小心把油撒了,掉到了草木灰上,他吓得赶紧拿手把油脂从草木灰中拨拉出来,万一被主人看到,又少不了一顿骂,他拨拉完油脂后去洗手,却发现沾了草木灰和油脂的手居然很容易就洗干净了,而且比以前还干净,他告诉了主人这个秘诀,于是肥皂的原型就慢慢的流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