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考点梳理,传播学教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8-01 20:28:47

或许,你依然溺死在《传播学教程》的知识海洋里,总感觉自己漏了一些重要考点,今天猫哥团队给大家一文梳理传播学教程中的那些生僻考点:

1、传播:从社会学者角度看,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从信息科学角度看,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信息科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因为意义离开符号便不能得到表达,而符号离开意义只不过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质,两者都不能单独引起社会互动行为。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包括: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信息的传播要经过符号的中介,这意味着传播也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3、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4、双重偶然性:这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自然界系统中,系统各部分、系统与系统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都是依据既定的条件进行的,满足了既定的物理、化学或 生物的条件,便会引起预期的反应。而人类社会则不同,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

5、社会系统理论:社会系统理论是德国卢曼的社会学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理论在批判帕森斯社会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将由智利生物学家马图拉纳( Maturana)和瓦芮拉( Valera)首创的关于生命系统自我再生系统理论移植到社会学中,将“沟通”(而非“人”或者“行动”)看作社会系统的基本要素。认为社会系统是一种在一个封闭循环的过程中不断地由沟通制造出沟通的自我制造系统,它既具有(操作上的)封闭性、又具有(对于环境的)开放性的特点。

6、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传播隔阂则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一一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正常发展, 严重的甚至造成社会混乱和国家解体。

7、精神交往理论:精神交往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生产,即生产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此相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活动;一类是精神生产,即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生产,与此相应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构成了人类生产活动的总体,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则构成 了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两者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发展。

该理论启示我们不能孤立地考察传播,而应该把它放在人类生产和交往活动的社会大系统中加以考察;不能抽象地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互动,而应该把它放在具体的条件下,放在与其他社会因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中。

精神交往理论作为理解人类传播现象的基本出发点,可以克服现既往传播学研究,特别是行为主义传播学研究视野的局限性。

传播学教程考点梳理,传播学教程知识点总结归纳(1)

8、哈特的传播媒介分类:美国传播学家A.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

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指人类的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它们是由人体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

(2)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在这一类系统中,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

(3)机器媒介系统。包括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等。这些媒介,不但传播一方需要使用机器,接收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

传播学教程考点梳理,传播学教程知识点总结归纳(2)


9、信息社会:这一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来的。在信息社会中,社会的核心资源是信息。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且对政治和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信息社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2)劳动力主体不 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10、符号互动论:也被称为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提出,经由布鲁默等人进一步发展。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根据布鲁默的说明,象征性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它有三个基本前提:

(1)人是根据“意义”(关于对象事物的认识)来从事行动的;

(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意义是由人来 “解释”的。因此,意义、社会互动、解释,是象征性互动理论的三个主要概念。同样, 这三个概念对于考察社会传播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1、消费文化:法国学者J.鲍德里亚指出,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超出实际需求的满足,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的消费。即由物质的消费变成了精神的消费。人们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主要不是为 了它的实用价值,而是为了寻找某种“感觉”,体验某种“意境”,追求某种“意义”。

鲍德里亚认为,由于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现代社会的消费传播正在越来越体现出“差异化"的特点,即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所谓“风格传播”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消费结构下,商品和服务的流行性越来越强,而流行周期则越来越短。

这一观点可以说抓住了现代消费文化的实质。只要我们对周围社会特别是城市这个巨大的消费环境略做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确处在各种各样的象征符或意义的包围之中。大众传播不断创造出新的流行语和流行话题,意义充斥着城市而且激烈地变化。各种各样的广告、公关和营销活动也不断策划出新的符号和新的意义,把提供新的“概念"(即消费意境)作为打开商品市场的主要手段,饮食、居住、服装、休闲无不和令人憧憬的某种格调、 身份、地位发生联系。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的确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特色。

更值得深思的是,象征符的过滥提供和过频变动会造成意义、价值和规范的 流动化和无序化,使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和行动产生混乱。

1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在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岀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1948年,他在一篇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为“5W”模式的过程模式。

传播学教程考点梳理,传播学教程知识点总结归纳(3)

这5个W分别是英语中5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谁)、Says what (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 (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

13、传播过程的循环模式:

传播学教程考点梳理,传播学教程知识点总结归纳(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