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反应的现象: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固体减少,其中铁与酸的反应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这是因为亚铁离子的原因,同理需要记忆---含铜离子溶液-蓝色;铁离子溶液-黄色
三、金属 化合物 → 另一金属 另一化合物(条件:“前换后,化合物可溶”)
通过上面的实验,人们总结处一种规律---金属活动性强弱
考点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除K、Ca、Na)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考点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Fe2O3高温2Fe 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3) 实验主要现象:红色粉末变为黑色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4)实验注意事项:
①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后,发生爆炸;
②实验完毕后要继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直到玻璃管冷却,防止高温下的铁与空气接触,被氧化为氧化铁。同时,实验过程中还可防止澄清石灰水被倒吸;
③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尾气要收集或点燃,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
④若实验中没有酒精喷灯,也可用酒精灯代替,不过要在火焰上加一个金属网罩,使火力更加集中,提高温度。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铁与O2、水接触。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二、例题与解题思路方法归纳考点一、金属材料与金属的共性
例题1.菜刀用铁质不用铅制的原因是( )
A.铁的硬度大,铅的硬度小
B.铁的熔点高,铅的熔点低
C.铁的密度大,铅的密度小
D.铁的导电性好,铅的导电性差
【考点】金属的通性
【解答】 联系日常生活经验可知,制菜刀的金属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无毒;二是硬度大。金属铅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且硬度比铁小很多。答案: A
考点二、合金
例题2.小川同学的学习和生活用品涉及的主要材料中,属于合金的是( )
方法总结 :金属材料是指具有金属特征的材料,有纯金属和合金两类。材料可分为有机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考点三、金属的化学性质
例题3.成都永陵出土的重要文物有白玉谥宝、玉带、银钵、铁猪及铁牛等。其中金属制品中保存较好的可能是( )
A.玉带 B.铁猪 C.铁牛 D.银钵
【解答】:不同的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是不同的,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Mg、Al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Fe、Cu等在常温下几乎不能单独与氧气反应,但在点燃或加热的情况下可以发生反应;Au、Ag等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考点四、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例题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帮助实验老师整理化学药品室时,发现两个未贴标签的试剂瓶中分别存放银白色金属片。到底它们是哪两种金属?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对这两种金属X和Y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实验探究。
(1)进行实验,获得结论。完成好如下实验报告,并回答后续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