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初试成绩的公布以及国家线的即将公布,很多考研者或许已经预见了自己“名落孙山”的结果并开始为21年的考研做起了准备。其实考研不同于高考,考研失败实际上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该怎样面对孩子的二次考研,对于很多家长们来说却是不太容易的事情。
今天小编就站在家长的角度,分析一下,我们该怎样理性地看待孩子考研失败?是应该继续支持孩子继续考研,还是建议孩子安心就业。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近些年来,考研为什么越来越火热。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考研数据来看,近三年来考研人数上涨很快:2017年增长30万人报考,2018年增长的报考人数是38万,而2019年增长人数是52万。考研人数为什么越来越多呢?首先,促使孩子考研的根本原因是现在就业难的问题,近几年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为了能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继续读研来让充实自己。从这个原因分析,今年疫情对于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打击还是不小的,再加上考研扩招,21年考研的报考人数的增长只会更高。
但是考研热背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来自于家庭提供的支持。近几年考研的在校生都出生于1995年上下,他们的父母,也就是你和其他家长们,刚好在45岁到50岁之间,当然,这只是大概的推算,也会存在少数特殊情况。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家长们正好是我国现在的“中坚阶层”,也是社会和国家的“中坚力量”。这个年龄层的家长在年轻时期因高考恢复,相较于以前的家长大部分都拥有较高的学历。工作几十年下来也拥有了一些积蓄,有足够的能力供养孩子完成学业。在经济上没有太大压力的孩子自然不会急于找工作。而且,我们这些做家长的,自然是希望孩子能够拥有更高的学历,将来步入社会可以拥有更好的竞争力。
通过上面的分析,小编建议给位家长,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支持自己今年“失利”的孩子,再拼一把,我们已经供养孩子学了至少16年,为什么还要在乎这一两年的时间呢?00后的孩子自2018年开始“占领”了高校,再过两年,这些各方面条件更为优越的大学生也将大规模地考研,也就是说,未来高学历的人才会越来越多。我们作为家长,一定要把眼光放的远一点,不要让自己的孩子掉队。
既然决定支持孩子“二战”,那我们就要想清楚现在这个时期我们应该做什么去支持孩子。
其实要我们做父母的全身心支持孩子考研,哪怕是二战考研,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不少于四年的大学生活时光过去了,不了解孩子真实情况的我们应该如何支持孩子考研?
首先就是要重新了解孩子的考研具体情况。疫情的原因,大部分今年毕业的学生还被“困”在家里。这给了我们这些做家长的一个绝好的了解孩子情况的机会。作为家长,我们要了解孩子现在所学的专业以及考研报考的专业,分析孩子考研失败的原因,是分数没有过国家线、自划线?还是过线了却并没有获得复试资格?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参与进孩子的报考。
如果孩子的成绩过了国家线(提醒下各位家长,国家线差不多就这个月马上要出了哟),那问题就很简单了,吸取教训,坚定目标,继续二考。
如果孩子的考研没有过线,甚至差了很多,家长们也不要灰心。很多学校即使到了大四课业依旧繁重,对孩子备战考研是有很大影响的。很多学生的第一次考研也都是抱着试水的心态。目前处在大四下学期还有两个多月就要毕业的各位应届生们毕业设计与论文报告应该做的都差不多了,可以说正处在这四年中最清闲的时期,也正是突击学习的大好时期。作为家长,要在这个时期适当叮嘱在家自学的孩子把握住这段时光。看一看较国家线差多少分,差分的部分涉及哪些科目,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如果考分差距主要集中在某一个科目,比如有可能是某一门公共课或者专业课,这个问题也很好解决,“二战考研”集中精力弥补缺陷,考研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大。但是,总分差距有点大,考分差距大的有2门以上的科目,这样的孩子继续考研,所要承受的压力是很大的,如果你的孩子是这样的类型,那你一定要注意不要急躁,尽量减少孩子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不时可以同孩子谈谈心,缓解孩子紧绷的神经。
家长们如果掌握了孩子的这些情况,那么支持孩子就有章可循。我们家长大部分都没有参与进孩子的第一次考研里,这次疫情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家长可以全程陪在孩子身边,小编相信,有家长的陪伴与鼓励,您的孩子一定会金榜题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