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渊源:比坦克更长久
装甲车,顾名思义,就是加装了装甲防护的车辆,一般是军用或警用。坦克和自行火炮,如果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也可以认为属于一种特殊的装甲车。不过通常而言,这哥俩分别具有各自的特殊用途。坦克是直接靠着自身的坦克炮和强装甲防护力冒着敌人的炮火冲锋的,自行火炮的主体则是一门大炮,用于远程提供火力支援,给它装上车辆底盘就是为了便于机动而已。
而通常说的装甲车,主要是发挥其“车”的作用,能够运载一定的人员、物资或设备投入到战斗中。装甲车运载的可能是直接具有战斗能力的士兵,也可能是后勤支持人员,还可能是武器、物资和其他特殊设备。但总体来说,这里面的车辆是一个载体,在载体加装不同的功能模块,实现不同的作用。
历史上最早的装甲车,是1855年英国人科恩发明的,就是在轮式蒸汽拖拉机的底盘上安装机枪和装甲。他还为此获得专利权。这辆车比一战中坦克的发明要早了半个多世纪。但蒸汽机过于笨重,这种装甲车被首相斥责为“胡闹”。1899年,英国人西姆斯在四轮汽车上安装了装甲和一挺机枪,发明了实用性装甲车。这种装甲车本来计划用到次年爆发的布尔战争中,然而1902年才完成,此时战争基本已告结束。
(1855年的装甲车概念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最先研制出了履带式和轮式装甲车。车上有轻型装甲和一挺机枪。二战期间,随着机械化部队在欧洲战场的应用,装甲车得到更大范围的应用。冷战时期两大集团的军备竞赛,使装甲车种类更加多样化。而步兵向机械化发展的趋势,也促使各国陆军装甲车的普及。冷战结束后,世界并未和平。随着不对称战争的兴起,新型装甲车更是不断涌现,在各异的战场上一显身手。
(1912年的西姆斯装甲车)
优劣比较:轮式和履带式谁更强?
装甲车按照行走装置来划分,可以认为轮式装甲车和履带式装甲车。其中轮式装甲车,就是以轮胎作为行走装置的装甲车,车身下方装有4个、6个、8个乃至多达10个巨大的轮胎。履带式装甲车则是安装两条履带,有的直接用坦克车的底盘。轮式装甲车通常用AXB的方式表示其轮胎个数和驱动轮个数。例如8X4,表示8个轮胎,其中有4个驱动轮。显然,同等条件下驱动轮个数越多,装甲车的动力越强劲,机动性能越好,同时也越耗油。
轮式装甲车和履带装甲车各有优缺点。履带式装甲车由于两条履带的接触面大,越野性能好,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爬坡上坎轻松愉快,在松软的雪地、沼泽更是方便得多。然而全金属的履带底盘,重量比轮胎要大得多,造成全车过重,对公路、桥梁的承重要求很高,空运压力也更大。履带车还是油老虎,烧汽油的胃口极大,技术成本较高,对后勤的要求大。
相应的,轮式装甲车越野能力、爬坡能力都不如履带式车辆,然而轻便灵活,易于机动,橡胶轮胎不容易压坏公路,较轻的重量也不怕压垮桥梁,甚至用大型飞机进行空运都更省事。轮式车辆在公路上的通行速度也比履带式车辆高。同时,轮式装甲车相对造价低廉,维修保养成本也低。
早期的装甲车辆,轮式是主流,主要原因是当时履带式车辆在动力系统、转向系统、载重能力等方面还不完善,且结构复杂,造价高昂,而轮式车辆更为成熟可靠。二战时期还出现过轮式和履带结合的半履带车辆,即将轮式车辆的后轮改为履带式,而沿用其发动机、变速箱。这种车辆的优缺点都介于轮式和履带式之间,不过整体来看结构复杂、保养困难,因此二战后逐渐被淘汰了。在今日,履带式车辆的技术也日趋成熟,成本更不是问题,因此选择轮式车辆的原因,除了轮式车辆本身在越野性能等方面也得到突飞猛进之外,主要考虑其轻便灵活,易于部署,能耗低等优势了。
战场上的轮式装甲车
历史上最早参加战争的轮式装甲车,是在1914年的一战初期,英国人使用的用汽车加机枪改装的轮式装甲车。一战末期的英国大型装甲车可运载20名士兵,装甲能保护士兵免遭枪弹威胁,但因为待在里面太憋屈了,士兵们并不领情,还嘲笑这装甲输送车为“沙丁鱼罐头”和“带轮的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