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以外,百度文库还支持基于文库内Word或上传的Word生成PPT。
与理解一句话相比,让AI理解一篇文档实际上更难。百度文库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篇文章包含重点、逻辑、内容、风格等多维度信息,需要和PPT的框架相契合。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百度文库需要提炼到有效的具体信息、适当调整具体内容、找到相应配图,而根据“一句话”生成PPT时,AI可操作的边界会比根据“一篇文档”更大一些。
当我输入一份《药店经理年终工作计划与总结》后,百度文库根据文档中的一二级标题进行了梳理,生成PPT大纲后快速将配图和文字进行了组合。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因为大模型的记忆和解析能力有限,百度文库团队在研发过程中将过长的内容进行分段、切片,再让其理解合并信息,并且针对材料长短、内容详实程度、结构和逻辑等进行大模型训练。
惊叹完AI生成PPT的速度,从其最后呈现的效果来看,PPT的基本逻辑清晰,并且与我日常制作PPT的内容设置相似,主题页、目录、分主题页等一应俱全,每一页还有不同形状的元素图片与文字内容相配合。
二、省去键入数据步骤,文生图表、PPT带图表实现“全自动”
日常学习工作中,还会遇到一种情况,数据繁多、对比维度很多的内容时,我一般都选择制作图表来辅助信息的呈现,让内容更加一目了然。
但实际情况总是,我需要自己一步步填数据、调整格式、修改字体大小、颜色,最终才能生成一个整洁美观、呈现效果较好的图表,结果一看时间,几个小时过去了。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节约这部分时间,使得我能将更多精力放到优化整个PPT的结构上呢?答案仍然是百度文库。
我可以上传文档或者直接新建文档,粘贴想要制作图表的文字,然后手动划线选中相应段落,百度文库就会自动联想至“生成图表”功能。
我选择了一组2016年-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的统计数据,百度文库很快生成了图表以及基于数据的结论、洞察、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这组数据中,“2017-2020年”的数据并列出现,2016年之前则采用了“2016年之前,工业机器人安装数量不足10万台”这样的表述形式,且时间维度是“之前”,百度文库在表格中都完整的呈现了相关信息。
如果我觉得表格中的字体大小、颜色不合适,也可以手动进行调节,或者寻求AI编辑的帮助,帮我润色等。
图表下方的结论、洞察、建议部分,在遇到较多数据或者较长时间、空间跨度下的数据信息时,也能辅助我快速了解到数据发展的趋势,从而在分析、总结图表内容时有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