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先引导孩子与比他年龄稍大的孩子相处。家长可事先做些准备,与孩子的玩伴事先通通气;一般比他大的孩子会谦让他,但也可以安排“某个孩子不让着他”,看他如何反映。然后和孩子讨论对每个玩伴的评价:哪个小哥哥好?哪个小姐姐好?哪个不好?为什么?
2.请同龄的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可请邻居、亲友、同学等来家里玩,性格开朗的小朋友可能会让着他,有的小朋友不让着他,或与他争抢玩具;成人都可以顺其自然,只在一边观察,看他如何处理。在与小朋友相处过程中学会处理矛盾冲突,是学会交往的关键;只要不发生危险,孩子哭一哭也没关系,家长可尽量不介入,这样孩子可在实践中学习。
家长也应该记录孩子交往的情况,用文字、摄像、照相等记录交往的情况,再让孩子自己看看和进行评价,做得好时就鼓励,可帮助孩子懂得怎样的交往,才能够获得朋友。
3.带领孩子经常去做客,并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通过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的感受,可强化孩子有朋友、与别人一起玩的快乐。同样可以做记录。
4.通过讲故事和做游戏,引导孩子学会合群与合作。年幼的孩子怕生,有时与性格有关;也与小的时候生活环境比较封闭,或是老人对孩子过分保护和溺爱有关。
如果是在小区里没人和她玩,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看见其他小朋友时,主动打招呼,然后和小朋友一起玩,可以带着自己的玩具,先吸引小朋友和宝宝一起玩。
如果是在幼儿园,小朋友不和她玩,家长应该及时和老师联系,幼儿园老师会让其他小朋友和她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