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菜的利润根据摊位、菜的品种以及渠道不同,会有比较大的差别,不能一概而论:
一、卖菜摊位地点不同,利润也有很大差别
固定摊位:这些商贩一般都是市场有固定摊位,他们进货的量不大,但是种类要多,而且不进“破烂货”。他们的利润按品种不同,一般加价率在30%左右。
早夜市的摊位:早夜市的人流量大,但是蔬菜的售价要便宜一些。这类摊贩的利润要低一些,因为他们主要是走量,所以一般利润在15%左右。
流动商贩:这类商贩一般进货品种比较单一,都是以时令的新鲜蔬菜为主。他们的穿着打扮都会模仿老农,但是他们的菜价卖的都不低,而且有些会在称上做手脚。这部分人的利润不好计算。
二、菜的品种不同,利润也会相差很大
一般卖菜的摊位都会进10多个品种的蔬菜,这里面一些细菜和比较少见的菜,利润是很高的。比如:秋葵、松茸、口蘑、芦笋、香椿等这些细菜,利润可以达到50%以上,这些菜的进货量比较小,但是利润要高很多。
葱姜蒜这些常用的菜,因为家家户户都会用到,而且大家对售价都很了解,所以这类菜的利润不高。一般葱姜蒜的利润基本在10%左右,这个主要是为了吸引顾客。
地产的大众菜,比如土豆、白菜、豆角、茄子、圆葱等。这些蔬菜大量上市的时候,市场的需求量大,卖的比较快。这类菜的利润是很低的,有一斤也就占个毛八分的。
三、卖菜是个辛苦活儿,并且也就是仅够糊口的生意
卖菜的除去摊位费、损耗、塑料袋这些费用,加上进货时有时候掌握不好质量,很容易造成亏损。现在卖菜能够挣到钱的,基本都是手里有几个“关系户”,也就是给食堂或饭店配菜,这样才能保证收入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