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景物描写的作用,出塞唐王昌龄描写了什么的感情

首页 > 科技 > 作者:YD1662025-06-19 08:50:45

谈谈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景物描写的作用,出塞唐王昌龄描写了什么的感情(1)

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

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

”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借景抒情,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表达作者此时悲伤的心情。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