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诗里颂千秋”的含义是在沉默中表达对千秋万世的歌颂。它形容一种无声的力量,通过诗句传递着对历史的崇敬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它告诉我们,即使没有声音,也能通过诗歌表达心中的情感,留下永恒的印记。
意思是不要把画画当作寻常的事,图画里也能诉说历史流传千载。
这句话既可以看作是其绘画创作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强调绘画乃是一种用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工具。出自——明·徐渭《独喜蒙花到白头图》。原文:问之花鸟何为者?
独喜萱花到白头。
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译文: 如果您要问为什么要画这幅花鸟画呢?就是因为喜爱这像征母亲的萱花和象征长寿的白头鸟,就是为了向白发老母祝寿。
不要看不起这幅普普通通的绘画作品,这种无声的诗歌可以流传到百年千年。扩展资料:人物介绍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 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 )。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徐渭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
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九次却不死。
后因*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
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
晚年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他自称“南腔北调人”,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