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就有三个维度来决定核裂变的反应程度:温度、密度和时间,在这三者中温度是关键,在密度不够的情况下,比如两个原子核,只要给足够的时间,它们总会碰撞在一起。而密度足够大,才能用更少的时间发生核聚变,让其自持燃烧,这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点火”,就是在没有外界能量输入的情况下,内部自己能维持核聚变。
而仅仅点火还不行,其内部持续燃烧,就必须有更强大的磁场来束缚住这些原子核,而想要这么大的磁场,就必须用到超导材料,目前的超导材料只能在-200℃以下,才能表现出超导的特性出来。
看到这里,你应该知道为什么人造太阳的核聚变技术那么难了吧?因为在同一个装置中,不仅要保持1亿度以上的高温,而且还要维持-200℃以下的低温,这个装置简直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很多国家多年前就放弃了,认为这玩意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好在我国的科学家们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走了下来,我国最新一代人造太阳(EAST),在这方面已经取得国际领先水平,在1.2亿度的高温下,持续运行了101秒,而韩国那30秒,都是我们早先玩剩下的了。
就我国这领先水平来说,也远远不够,相对于以后核聚变提供的能量,刚刚是一个起步阶段,因为起码要常温超导体,来提供持续且强大的磁场。
并且可控核聚变想要为人类所用,还有另外一大技术难题,那就是如何在1亿度的高温下,把能量转化出来,因为托可马克装置是一个环形并且密封的装置,也就是说即便解决了常温超导体的问题,能量获取,也将成为一个很大的难题。
结语:
所以人类想要完全掌握核聚变技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也许科学家口中的50年,会是很多年,我们这一代人,恐怕无法看到核聚变技术投入使用的那一天了。
但是科学技术讲究的是传承和积累,可控核聚变技术,也许在我国这一代科学家手里无法实现,但是他们将积累下来大量的数据和经验,传承给下一代,到他们手里,也许就实现了呢?
另外看到这里的朋友,请帮忙转发一下,让更多的朋友能看到,免得被别有用心的人所迷惑,也让更多的人知道韩国人是何居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