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800里是多少公里,古代100里是现在的多少公里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2-11-19 18:13:49

古代800里是多少公里,古代100里是现在的多少公里(1)

古道上黄尘滚滚,一阵阵马蹄声急促的传来,马上的官差大声呼喊:八百里加急,闲人避让。这样的情景,我们经常能在古装剧里看到,在条件落后的古代真的能实现日行800里吗?一天能跑800米的马真的存在吗?按照驮着一个人的赛马比赛来看,优秀马匹跑1公里要一分钟左右,这么算的话,800里好像也只要七个小时就能跑完,但问题是马又不是机器,加够油就一直能保持高速跑下去,更何况古代的道路条件可比现在恶劣多了,连着跑个一两百公里可能都得活活把马跑废,不过一个人干不了的事,那就多几个人接力干,一匹马跑不完的路,那就在加几匹接力跑。于是古代的驿站就诞生了。早在商朝时期,中国就有了最早期的驿站“堞”,其实也就是为来往人员提供食宿的据点。大概是每50里就设了一座,到了秦汉时期,驿站又多了一道军事用途,军事情报可以一站一站的,通过驿站来传递,在唐代时驿站的传递速度已经比较可观了。安禄山起兵反叛,消息传到玄宗耳朵里,用了五六天,中间相隔2500多里,所以速度差不多能达到每天500里左右,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里也有详细记载,以前的公文传递分三个级别:分别是步递,马递和急脚递,其中,急脚递最快是加急版的马递,一天能传递400里,一般只在军事情报上用,官差拿着信件刚送到,下一站的人马就要准备出发了,信件能一直保持在路上飞奔,而特殊加急的机密信件还会升级为金牌急脚递,上面有皇帝亲自发出的红漆金字木牌,能达到一天500里的速度,路人见了都得纷纷躲避,毕竟误了事脑袋都可能得搬家,真正的800里加急,恐怕是发展到清朝才有,在太平天国运动中,青军攻下金陵时,就是用800里加急来报捷的。本来基本上是把马儿往死里跑的节奏,大家可能会认为驿站里主要就是人和马,在元朝的驿站就有多种花样,除了马战之外还有船站,牛站,驴站,狗站等……船战很容易理解,就是走水路,用船运输,牛站驴站也不难想象,一些地方没有马匹就用牛驴替代,可这狗站是咋回事呢?狗站主要设立在天寒地冻的辽东地区狗站,会用4条狗拉一辆车,在冰天雪地里,这种方式可能比马还好用,也能将物资或信件尽快送到。随着历朝历代对驿站的改进,驿站的硬件条件越来越丰富,有些大的驿站里该有的生活设施都有,那干脆就不只当驿站了,而是往城镇化发展,像始建于元代的鸡鸣驿,后面扩建成了面积22万平方米的一座城。城楼,城墙都十分完备,城内除了核心的驿站外,商铺和民居也是一应俱全,除了面积小之外,跟其他城市也没啥区别。类似的,还有江苏的高邮,最开始是秦始皇在那里设立了一个邮亭,此后他都一直发挥着驿站邮寄的作用,后来当地也是以此为基础逐渐建成了一个县城,直到今天它里面还保存有古代的驿站遗迹,日行800里大概是古代驿站系统的极限,但信差和马再怎么拼命也跑不过现代的一封邮件,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好好学习吧少年[来看我][来看我]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